
满 族歌舞名。 清 吴振臣 《宁古塔记略》:“ 满洲 人家歌舞名曰莽式,有男莽式、女莽式,两人相对而舞,旁人拍手而歌,每行於新岁或喜庆之时。上於太庙中用男莽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本朝岁暮将祭享,选内大臣打莽式,例演习於礼曹,其气象发扬蹈厉,盖公廷万舞之变态也。王公贵戚,於新正竞引之以相戏乐,其态婉孌柔媚,或令妇女为之,此又莽式之一变耳。”
“莽式”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基本定义
莽式是清代满族传统歌舞形式,满语称“玛克式”(音译),常用于宫廷宴会或重大节日庆典,分男莽式、女莽式两种类型。
表演形式
文化意义
该舞蹈反映了满族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是满族历史文化的缩影。
部分文献中,“莽式”被解释为“莽撞、鲁莽的做法”,但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罕见,且权威来源多指向舞蹈含义。
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若涉及民族文化、舞蹈领域,通常指满族传统歌舞;若描述行为态度,可能为引申比喻。建议参考清代文献或满族文化研究资料进一步考证。
《莽式》是指行事鲁莽、粗暴、不顾后果的方式或风格。莽式的人常常缺乏理性思考,容易做出冲动的决策,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意见。
《莽式》这个词由“艹”和“式”两个部首组成。其中,“艹”是草字头,表示与植物相关,而“式”表示方式、风格。其中,“艹”的笔画数为3,而“式”的笔画数为6。
《莽式》一词最早出现在《红楼梦》这部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中。《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和人物的爱恨情仇。其中铁槛寺小说中的一段描述了一个人行事鲁莽而且冲动的场景,将这种行为方式称为“莽式”。
《莽式》的繁体字为「莽式」。
在古代文献中,「莽式」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通常的写法是「莽式」。
1. 他的行动完全是莽式的,没有经过任何思考。
2. 有时候,遇到问题,我们需要冷静思考,而不是莽式行事。
3. 这个项目失败了,主要是因为管理层采取了莽式的决策。
组词:莽撞、莽汉、莽夫、莽劲。
近义词:粗野、鲁莽、冲动。
反义词:细腻、谨慎、理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