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莽式的意思、莽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莽式的解释

满 族歌舞名。 清 吴振臣 《宁古塔记略》:“ 满洲 人家歌舞名曰莽式,有男莽式、女莽式,两人相对而舞,旁人拍手而歌,每行於新岁或喜庆之时。上於太庙中用男莽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本朝岁暮将祭享,选内大臣打莽式,例演习於礼曹,其气象发扬蹈厉,盖公廷万舞之变态也。王公贵戚,於新正竞引之以相戏乐,其态婉孌柔媚,或令妇女为之,此又莽式之一变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莽式"是汉语中具有历史内涵和地域特色的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作为满族传统舞蹈的专称 清代文献中,"莽式"(亦作"莽势")指满族传统筵宴舞蹈。据《中国舞蹈大辞典》记载,该舞蹈源于满族萨满祭祀仪式,后演变为节庆表演形式,特点为舞者成双数,通过扬手、摆臂等动作展现骑射民族的豪迈气质。康熙年间《柳边纪略》描述其"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印证了舞蹈的独特韵律。

二、方言中的行为状态描述 在北方方言体系中,"莽式"可形容粗率的行为方式。《北京方言词典》收录该词,释义为"动作幅度大而不讲究仪态",如"他走路莽式莽式的,碰倒了好几个凳子"。此用法常见于口语表达,体现对行为粗疏的轻微批评。

注: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具体文献链接,上述《中国舞蹈大辞典》《北京方言词典》等均为国内权威出版机构刊行的专业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莽式”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满族传统舞蹈(主要含义)

  1. 基本定义
    莽式是清代满族传统歌舞形式,满语称“玛克式”(音译),常用于宫廷宴会或重大节日庆典,分男莽式、女莽式两种类型。

  2. 表演形式

    • 舞蹈动作粗犷有力,以骑士步为主,体现满族尚武传统。
    • 表演时一人领唱,众人以“空齐”和声呼应,故又称“莽式空齐舞”。
    • 结构为“九折十八式”,包含九段舞蹈和十八种动作,如“起式”“穿针”等。
  3. 文化意义
    该舞蹈反映了满族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是满族历史文化的缩影。

二、其他含义(较少见)

部分文献中,“莽式”被解释为“莽撞、鲁莽的做法”,但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罕见,且权威来源多指向舞蹈含义。


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若涉及民族文化、舞蹈领域,通常指满族传统歌舞;若描述行为态度,可能为引申比喻。建议参考清代文献或满族文化研究资料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阿来来宝意八辟闭谷禀白鸊鹈刀陛衞部务残冬仓实餐食赤诵子绸沓传舍打细芳兰当门,不得不锄忿不顾身风韵犹存馥烈父母官扶抟糕乾个是寡见贯联海蟳耗顿后轨璜渚环泣坚蚕交隐警绳决善宽断旷费勑使临阵磨刀驴脸瓜搭律律满盘疟渴颦呻颇侧群灵染累事济收离纠散説风説水嗣芳遡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透心煨热沃潴曏日乡域西眉南脸心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