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息;音信。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乃有﹝兄弟﹞不相往来,不通耗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 凤阳 一士人,负笈远游,谓其妻曰:‘半年当归。’十餘月,竟无耗问。”
“耗问”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如下:
耗问(拼音:hào wèn)指消息、音信,多用于描述人际间传递的信息或动态。例如: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耗费精力追问问题”,但此说法缺乏古籍文献支持,可能是对字面义的误读。建议以古典文献中的“消息”含义为准。
适用于古文阅读或历史语境中,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替换为“音讯”“消息”等词。
耗问,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费尽心思、苦苦询问、反复追问的意思。
耗问的拆分部首是耒和言,耒是对耕作工具的名称,表示与农业有关;言是表示言语、语言的意思。根据汉字的构造,耒属于偏旁部首,言则属于底部部首。
耗问的总笔画数为10,耒部4画,言部6画。
耗问是一词古老而常用,源于汉语,属于汉字词汇。在繁体中,耗问的写法与简体相同。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耗问的表示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小篆字体中,耗问的写法为耒问,耒部的形状与现代写法相似,但距离稍远。在隶书中,耒部和言部的书写笔画更加简化,整体呈现出古朴的风格。
1. 他对新发现的文物耗问了很久,希望从中找到更多的历史线索。
2. 老师耐心地回答学生们的耗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组词:纠结、烦扰、追问、询问。
近义词:困扰、苦恼、追问。
反义词:慷慨、不问。
白色收入白云青舍榜女八音盒子草荐子昌遐辞领旦表蹈其覆辙大厮并冻笔饿纹分交福贞皋牢弓絃海东好多后族辉皇狐梁骄军郊劳嘉颖桀骏及禄筋髓开源节流磕竹冷红亮儿良因六出纷飞痢症路绝每日里麪豉貊謡闹濩铎庞统骥攀诬浅狭七历青城门倾衄青味勤恤如初上达首参手面司阶搜搅爣阆通递推聋作哑危颠无员小业主谐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