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麦垄 ”。 1.麦田。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 唐 李白 《赠徐安宜》诗:“川光浄麦陇,日色明桑枝。” 宋 欧阳修 《山斋戏书绝句》之一:“蜜脾未满蜂採花,麦壠已深鳩唤雨。” 郭小川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当我写这诗篇的时候,绿色的麦垄还在向天边延伸。”
(2).麦田中的小路。 应修人 《麦陇上》:“伊只这么着,走在朝阳影里的麦陇上。”
“麦陇”是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基本含义
指麦子生长茂盛的田垄或整片麦田,常用于形容农田丰收、生机勃勃的景象。该词源自农耕文化,麦子作为重要作物,其长势旺盛的田地自然成为繁荣的象征()。例如唐代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中“露湿青皋,麦陇朝雊”,即以“麦陇”描绘田野清晨的生机()。
延伸释义
文学与历史背景:该词在古诗文中频繁出现,如李白“川光浄麦陇”等,均借麦田景象表达自然之美或丰收意象,反映古代文人对农耕生活的关注()。
总结来看,“麦陇”既可指具体的麦田或田间小路,亦承载着对丰收、繁荣的隐喻,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麦陇》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麦”指的是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而“陇”指的是山脉或山地。
根据笔画和部首的拆分,“麦”字的部首是“麦”自己,它的笔画数是11;“陇”字的部首是“阝”,用来表示山的意思,它的笔画数是8。
《麦陇》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它描述了麦田在山地上的景象。在丰收季节,麦田沿着山脉的峭壁上种满了小麦,形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色。
根据繁体字的写法,可以将“麦陇”写作“麥隴”。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例如“麦”字的古代写法为“麥”,而“陇”字的古代写法为“隴”。
1. 祖辈们在麦陇上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着丰收的希望。
2. 我们徒步穿越了麦陇,欣赏到了壮美的自然风光。
麦浪、陇上、麦坡、山陇、麦收
麦岭、麦丘、麦田、山地
平地、沙漠、湖泊、原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