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化形的意思、化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化形的解释

(1).变换形态。 晋 法显 《佛国记》:“每至夏坐讫,龙輒化形,作一小蛇。” 郭沫若 《活的模范》:“原来的剧本是以 汪精卫 做梦化形为狗而结束的。”

(2).谓死亡。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臣 搏 大数有终,圣朝难恋,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 莲花峰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化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变换形态
    指事物通过某种变化过程呈现新的形态或状态。例如:

    • 神怪小说中,狐狸常化形为人()。
    • 晋代法显《佛国记》记载:“每至夏坐讫,龙輒化形,作一小蛇”()。
  2. 比喻死亡
    作为委婉表达,指生命形态的终结。例如:

    • 宋代李石《续博物志》提到“化形于莲花峰”()。

二、使用场景

  1. 神话与文学
    多用于描述妖魔鬼怪或超自然生物改变形态的情节,如狐狸精化人、龙蛇变化等()。

  2. 隐喻与修辞

    • 现代文学中可引申为“本质改变”,如郭沫若作品中“化形为狗”暗喻人物堕落()。
    • 在口语中较少使用“死亡”义项,多见于古籍或特定语境。

三、相关延伸

若需更深入的历史用例或学术分析,可参考《佛国记》《续博物志》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化形

化形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包括“化”和“形”两个字。

拆分部首和笔画

“化”的部首是“亻”,拆分成“丿”和“二”两个笔画;“形”的部首是“彡”,拆分成“彡”和“彡”两个笔画。

来源

化形一词最早出现在《释名·释字下》一书中。其中,“化”表示变化、转变的意思,“形”表示形状、状态的意思。因此,“化形”指的是事物通过变化而形成新的形态或状态。

繁体

繁体字中,“化形”可写作“化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化”字的古代形状如下:

![Image](https://upload.wikimedia.org/*********/commons/thumb/4/44/%E5%8C%96-seal.png/150px-%E5%8C%96-seal.png)

而“形”字的古代形状如下:

![Image](https://upload.wikimedia.org/*********/commons/thumb/c/c8/%E5%BD%A1-bronze.png/150px-%E5%BD%A1-bronze.png)

例句

1. 这种动物经过进化,发生了化形。

2. 众多星星在夜空中化形出美丽的图案。

组词

形状、形态、形象、变形、塑形等。

近义词

变形、改变、转化。

反义词

固态、定型、不变。

别人正在浏览...

拔刀相向补敝彩绸长围抄直碜大丑饰楚材晋用绰趣祠典大罍多音字杜诗韩集風行水上风戾风宿水飡夫家高仙格尔尼卡孤孱归并过醆还请和胜坏死黄犀华夏花友艰患几格进薄金天进退应矩鞠花钧曲隽秀龛敌亢悔冒绷美化能臣逆形庞诞亲耕杞人任达赡表参商守善双脸淑哲天食梯空脱迹哇哇韦应物黠马险猾先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