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玦衣厖的意思、金玦衣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玦衣厖的解释

比喻君父离弃其子。语本《左传·闵公二年》:“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尨,凉;冬,杀;金,寒;玦,离。” 清 钱谦益 《王奉尝烟客七十寿序》:“使天下后世,通知两朝慈孝,君父无金玦衣厖之嫌,储贰无黄臺瓜蔓之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玦衣厖”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典故性词组,其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训诂进行解读。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词义分解

  1. 金玦(jīn jué)

    “金”指黄金,“玦”为环形有缺口的玉器,古代常用于象征决断或离别。《说文解字》释“玦”:“玉佩也,从玉夬声”,其形制暗含“决绝”之意。

    典故背景:据《左传·闵公二年》载,晋献公赐太子申生“金玦”,大臣狐突解读为“金寒玦离”,暗示父子恩断。

  2. 衣厖(yì máng)

    “衣”作动词指穿戴;“厖”通“尨”(máng),意为杂色、斑驳。《尔雅·释言》:“厖,杂也。”

    文献佐证:《左传》原文作“衣之尨服”,指赐予杂色戎服,象征疏远(古代纯色为尊,杂色为卑)。


二、整体释义

“金玦衣厖”概括晋献公赐予太子申生金玦与杂色戎服之事,喻指表面尊宠而实含贬斥之意,暗藏疏离、决裂的意图。后世引申为以厚礼掩盖嫌隙或借赏赐行贬损之实的隐喻。


三、权威文献出处

  1. 《左传·闵公二年》

    “太子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狐突叹曰:‘时,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故敬其事,则命以始;服其身,则衣之纯;用其衷,则佩之度……今命以时卒,閟其事也;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之金玦,弃其衷也。’”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

  2. 《汉书·五行志》引注

    班固引董仲舒解:“金玦,犹诀别;尨服,示不纯。”强调其象征决裂与贬抑。


四、现代词典释义


五、语义演变与用例


结论:该词组承载特定历史文化语境,需结合《左传》史实理解其“表礼内斥”的深层隐喻,是研究古代政治权术与礼制符号的重要语例。

网络扩展解释

“金玦衣厖”是一个源自《左传·闵公二年》的典故性成语,其含义与古代君臣、父子关系中的疏离与弃置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该成语比喻君父离弃其子,暗含权力关系中主动疏远或抛弃的象征意义。

词源解析

  1. 《左传》典故
    出自《左传·闵公二年》:“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

    • 衣之尨服:让(太子)穿杂色衣服,象征疏远其身份;
    • 佩以金玦:用金属饰品“玦”为佩饰(“玦”音同“决”),暗示决绝离弃。
  2. 象征意义
    通过服饰与配饰的隐喻,表达君主或父亲对子嗣的刻意疏离,甚至隐含废黜之意。清代钱谦益曾用此典描述君臣关系,强调“两朝慈孝”而无猜疑。

常见误解

部分现代解释(如)误将其引申为“形容衣着华丽”,实为望文生义。该成语本义聚焦于关系疏离,而非字面衣饰的描写。

使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评论,分析古代权力更迭、父子君臣矛盾等主题,如清代文人对政治隐喻的引用。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杯酒碧峭布萨才高行洁长生牌位朝山趁节传闻异词刺股读书大临稻谷典物阏制方奇凡木非几飞马钱干翮干贽贵耳归趣谷田悍虐宏峻狐胡回旆绞脸借单,借单儿蹐蹐脊偻羁旅之臣袀壹凉凉踽踽漏光卯睡门塞维克民宰庞眉黄发譬诸迁窆诮呵奇葩异卉扇舆邵平园射界折数射埻死路一条特务天宛霆骇提制投降推手瓦西里耶夫兄弟遐邈啸傲风月小娘小友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