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破斧缺斨的意思、破斧缺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破斧缺斨的解释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清 方苞 《周公论》:“故破斧缺斨之后,衮衣绣裳,驻大师於 徐 兖 之间,俾东夏无摇心。”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卷七:“ 周公 於 管 蔡 之难,非不值其变也。然其成 文 武 之德者大,破斧缺斨之恫,不足以玷其麟趾騶虞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破斧缺斨"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形容武器或器物破损残缺的状态,常用来比喻战争造成的破坏或器物经久使用的损耗。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溯源

该成语最早见于《诗经·豳风·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此诗记载西周初年周公东征平定叛乱的史实,战士以斧斨破损暗喻征战艰辛与战争创伤。《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其典源,释义为"形容战争中武器损毁",凸显其历史背景。

三、词义解析

  1. "破"与"缺"

    "破"指斧刃崩裂,"缺"指斨体缺损,二字叠加强调彻底损坏。《说文解字》释"破"为"石碎也",引申为器物解体;"缺"为"器破也",侧重残缺不完整。

  2. "斧斨"的象征意义

    斧斨在古代兼具生产工具与兵器功能。诗中借日常用具的毁损,隐喻战争对生活的摧毁,成为后世解读战争文学的关键意象(参考《中国战争诗鉴赏辞典》)。

四、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仍保留其原意,多用于书面语:


权威参考来源:

  1. 《诗经·豳风·破斧》(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破斧缺斨"词条
  3.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4. 《中国战争诗鉴赏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破斧缺斨”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与来源

  1. 基本含义
    该成语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强调兵器(斧、斨)在激烈战斗中的破损,隐喻战争的残酷与损耗。

  2. 出处
    源自《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原诗描写周公平定叛乱后的艰辛,斧(圆孔斧)和斨(方孔斧)均为兵器,破损象征战争对物资与生命的消耗。


用法与特点


读音与结构


扩展说明

此成语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评论,需结合语境理解其象征意义。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诗经》相关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败困比善彩蛋秤毫穿夜纯粹假言推理大陆理性派胆壮气粗督诘遁世遗荣堕阙负众改本割肠歌人贯鱼之序寒腊蒿庐何隔横刀跃马化学元素化诱胡牀会喜奸谲焦梧桐解悬济济彬彬积居九歌肌雪眷然啃青冷眉冷眼疗饥苓龟灵隽留逆论托慢黩蛮罽扭达牌楼悄悄勤虔劬劳之恩羣髡神火实心眼儿耍处书办松丘跳槽替班,替班儿闲燕狎至蟹饆饠携散缬纹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