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贪慝的意思、贪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贪慝的解释

贪婪邪6*恶。 隋 真观 《梦赋》:“詎识仁义,谁论典则。无趣损伤,非理贪慝。见利争往,临财苟得。失位失名,亡家亡国。”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贪慝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贪慝”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权威汉语词典和古籍用例中明确解析如下:

  1. 本义:贪婪邪恶

    • 该词由“贪”与“慝”二字组合而成。
    • “贪”指贪求、贪得无厌。《说文解字》:“贪,欲物也。” 指对财货等有过分的欲望。
    • “慝”指邪恶、恶念、奸邪。《说文解字》:“慝,奸也。” 《广雅·释诂四》:“慝,恶也。”
    • 因此,“贪慝”的核心含义是指人贪婪且邪恶的本性或行为,强调在贪求私利过程中表现出的奸恶、不正派。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对“贪慝”词条的解释及对“贪”、“慝”单字的释义。
  2. 引申义:贪求无厌

    • 在具体语境中,“贪慝”常侧重于强调其“贪”的一面,即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状态。这可以看作是核心含义“贪婪邪恶”中“贪婪”部分的强化和具体化。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修订版)对“贪慝”的释义。
  3. 古籍用例佐证

    • 最经典的出处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氏以公鉏为马正,愠而不出。闵子马见之,曰:‘子无然!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也。奸回不轨,祸倍下民可也。’公鉏然之。敬共朝夕,恪居官次。季孙喜,使饮己酒,而以具往,尽舍旃。故公鉏氏富,又出为公左宰。孟孙又恶臧孙,季孙曰:‘……纥之不才能失守宗祧,敢告不吊?纥之罪不及不祀,子以大蔡纳请,其可。’臧孙曰:‘……敢不辟邑!’乃立臧为。臧纥致防而奔齐。其人曰:‘其盟我乎?’臧孙曰:‘无辞。’将盟臧氏,季孙召外史掌恶臣,而问盟首焉。对曰:‘盟东门氏也,曰:“毋或如东门遂,不听公命,杀适立庶。”盟叔孙氏也,曰:“毋或如叔孙侨如,欲废国常,荡覆公室。”’季孙曰:‘臧孙之罪,皆不及此。’孟椒曰:‘盍以其犯门斩关?’季孙用之。乃盟臧氏曰:‘无或如臧孙纥,干国之纪,犯门斩关!’臧孙闻之,曰:‘国有人焉!谁居?其孟椒乎!’”
      • 其中虽未直接出现“贪慝”一词,但杜预在注解此段时,针对相关人物行为评论道:“言公鉏能贪慝无厌,富倍季氏可也。” 这里杜预用“贪慝无厌”来形容公鉏贪婪邪恶、不知满足的本性。来源: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对《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的注解。
    • 此例清晰表明,“贪慝”在古籍中用于描述一种贪婪成性、品行邪恶的状态,且常与“无厌”(不知满足)连用,强化其贪求的特性。

网络扩展解释

“贪慝”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属于文言词汇,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正式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贪:原指对财物过度追求(如贪污、贪赃),后引申为对事物欲望永不满足(贪玩、贪得无厌),或片面追求(贪图快捷)。
    • 慝:指邪恶、恶念或隐藏的罪恶(如“隐慝”指不为人知的恶行)。
      组合后,“贪慝”意为贪婪且心怀邪念,形容人既贪求无度又品行不端。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官吏腐败或人性阴暗面,例如古籍中可能出现“官吏贪慝,民不聊生”等句式。

  3. 发音与注音

    • 拼音:tān tè
    • 注音符号:ㄊㄢ ㄊㄜˋ
  4. 近义词与关联词
    如“贪婪”“贪渎”“奸慝”等,但“贪慝”更强调贪欲与邪恶的双重属性。

提示: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若需引用建议结合具体古文语境,并注意其贬义色彩。

别人正在浏览...

拜洗报李投桃不赡残碑崇观锤骨餈巴翠锦掸掸玎琅冻醴洞燃动物饿虎饥鹰附枝割乳庐墓乖裂官衫瞽宗含叹和杂后閤晃悠慧捷徽弦讲史叫喊解箨纪念号靠常耒耨料物栗阶陵陂木表蹑屣陪礼匹马丘牛髯公忍耐力涩噎身谋蛇螫断腕适衷甩手殊形算账宿耆踏戽擡迭他们俩条香题表外事围簇未婚夫蚊虻负山缃缣小贝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