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酒。《文选·左思<魏都赋>》:“清酤如 济 ,浊醪如 河 ,冻醴流澌,温酎跃波。” 张载 注:“《楚辞·小招魂》曰:‘挫糟冻饮酧清凉。’ 王逸 曰:‘冻,冷也。’” 宋 苏轼 《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冻醴寒初泫,春醅暖更饛。”
冻醴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冷甜酒”,属于古代饮食文化中的特定饮品。该词由“冻”与“醴”组合而成:“冻”表示低温冷却状态,“醴”特指一种用谷物发酵酿制的甜味浊酒,区别于酒精浓度较高的“酎”或“醇”。
从词源考据,该词最早见于先秦文献。《楚辞·大招》中记载“四酎并孰,不涩嗌只;清馨冻饮,不歠役只”,东汉王逸注疏时明确提到“冻饮”即“冻醴”,指冰镇后的醴酒,常用于夏季消暑或宴饮场合。汉代以后,“冻醴”作为固定搭配收录于《说文解字》《玉篇》等字书,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说明:“醴,酒一宿孰也,如今甜酒。冻之则为冷饮。”
需要注意的是,“冻醴”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用词汇,主要见于古典文学研究及酒史文献。其酿造工艺可参考《齐民要术》记载的古法醴酒制作流程,需将黍米蒸煮后加入曲蘖发酵,经一昼夜即成,因糖分高、酒精度低,适宜冰镇后饮用。
文献来源:
“冻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冻醴(dòng lǐ)指冷酒,即未经加热或冰镇过的酒。该词多用于古代诗文,描述酒的状态或饮用方式。
古代文献中常以“冻醴”与“温酎”(温热的酒)对举,体现不同季节或场景下的饮酒习俗,如冬季冷酒与温热酒交替饮用。
现代汉语中该词较少见,主要用于古典文学研究或特定语境下的修辞表达。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用法,可参考词典类来源。
凹透镜摆摊报德包贡被袋部帑阐曜超超玄箸刁悍吊形吊影谍报地堰番快反隅发颐非关弓样工种钩访官仕故例故秩洪宁泓窈划拨清算浑大豁情虎圈祭地金矢鸡蹠句斟字酌可心如意袴裆烂手临难苟免理任六署卢弓峍崒门长靡达啮毡攀绊凭证潜藴起富庆施曲谅驱邪日中必昃设施送子娘娘誊写版外主瓦垄万枢微睇五言长律下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