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廥的意思、帑廥的详细解释
帑廥的解释
官家储藏金币和粮食的府库。《新唐书·李绛传》:“会 迪简 以帑廥匱竭,稍简罢士之疲老者,人情不安, 迪简 亦危。”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田不均,虽衰定赋税,民不乐其生,终之发难,有帑廥而不足以养民也。”
词语分解
- 帑的解释 帑 ǎ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帑藏(刵 )(指国库)。府帑(府库里的钱财)。重(恘 )帑(大量的钱财)。 帑 ú 古同“孥”,儿女。 鸟尾:鸟帑。 笔画数:; 部首:巾; 笔顺编号:
- 廥的解释 廥 à 存放草料的房舍:“时右校刍廥在寺北垣下。” 储存的草料:“储廥廪。” 仓;仓库:仓廥。 笔画数:; 部首:广;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帑廥(读音:tǎng kuài)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词,由“帑”和“廥”两个单字组合而成,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指代国家储存钱财和粮食的仓库。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单字释义
- 帑 (tǎng):
- 本义:国库贮藏的钱财。《说文解字·巾部》:“帑,金币所藏也。” 引申指国家收藏钱财的仓库,即金库、国库。
- 其他义项:有时也指藏金币的府库或钱财本身。
- 来源:《说文解字》,《康熙字典》。
- 廥 (kuài):
- 本义:储存柴草或粮食的仓库。《说文解字·广部》:“廥,刍稾之藏也。” 后主要指粮仓、谷仓。
- 来源:《说文解字》,《康熙字典》。
二、复合词“帑廥”释义
- 核心含义:指国家储藏钱财和粮食的仓库。即“帑”指财库,“廥”指粮仓,合称代表国家重要的物资储备库。
- 具体解释:
- 指存放国家财政资金(金银铜钱等)和战略物资(主要是粮食)的官方仓库的总称。
- 象征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物资储备基础。
- 属于古代行政管理和财政体系中的重要设施。
- 文献例证:
- 该词可见于古代史书、政书类文献。例如,《汉书》等史籍在记载国家财政状况或仓储管理时可能使用或隐含此概念(常分言“帑藏”、“仓廪/仓廥”)。
- 更直接的组合使用可见于后世对古代制度的论述或注释中。
- 来源:综合《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 对“帑”、“廥”的释义及复合词使用惯例。
三、总结
“帑廥”是一个典型的古代汉语复合词,其意义由两个构词语素的本义直接叠加构成,专指国家储存货币(金帛钱币)和粮食(谷物刍稾)的仓库,是古代国家财政和物资储备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该词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国库和粮仓这两大国家经济命脉的并重管理。
网络扩展解释
“帑廥”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读音为tǎng kuài,具体含义如下:
基本释义
- 帑廥指官家储藏金币和粮食的府库,即国家财政和物资的官方仓库。
- 帑(tǎng):本义为“国库”或“钱财”,特指国家财政资金(如“国帑”)。
- 廥(kuài):意为“仓库”,多指储存粮食的场所。
用法与文献例证
-
历史文献:
- 《新唐书·李绛传》提到:“会迪简以帑廥匮竭,稍简罢士之疲老者。” 意为因国库空虚,裁减疲弱士兵。
- 《新唐书·张文瓘传》记载:“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 描述国库逐渐耗空的情景。
-
功能:
- 既存储货币(如金银),也储备粮食,是古代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
补充说明
- 现代使用:该词现已罕见,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古汉语研究中。
- 权威来源:可参考《新唐书》《后汉书》等史书,或《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可查阅上述文献或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阿爷百戏衣爆玉米花策谋嚵荣察三访四城市贫民持斧翁耻居王后赤阑桥传统词类打猎颠殒彫瘁貂扇窦道斗夫发扬躬行实践鬼鬼啾啾孤伶核取黄冠野服黄褐侯黄块块贱丐解垢精克襟联戢息凯声扛长工宽护浪蝶狂蜂兰英乐而忘死雷车量气良心发现理能陵道流觞曲水攞袖揎拳美禄拼接栖遑晴碧踆巡伤怀赸撒沙壤丝竹中年俗子天祚韈袴王安石五釜五体闲愁咸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