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待人接物严肃端正。《旧唐书·良吏传下·薛珏》:“ 建中 初,上分命使臣黜陟官吏,使 淮南 李承 以 珏 楚州 之去烦政简,使 山南 赵赞 以 珏 硤州 之廉清,使 河南 卢翰 以 珏 之肃物,皆以陟状闻,加中散大夫,赐紫。”
(2).犹言摧残万物。指深秋肃杀之气使草木凋谢。 宋 张商英 《护法6*论》:“上世虽有三武之君,以徇邪6*恶下臣之请,鋭意剪除,既废之后,随而愈兴,犹霜风之肃物也,亦暂时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肃物汉语 快速查询。
"肃物"一词在汉语词汇体系中属于古雅用语,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溯源 "肃"字甲骨文象手持杖肃立之形,《说文解字》释为"持事振敬",本义指庄重严谨的态度。"物"在此处特指人,《古代汉语词典》注:"物,谓人也",如《左传·昭公十一年》"不能事长君,使二三物请于寡君"即此用法。二字合称,初指以威严态度整饬人事。
二、语义演变 该词在历史文献中呈现三层递进含义:
三、现代应用 在当代语境中,主要用于特定领域:
(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版等权威辞书)
“肃物”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综合多个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待人接物严肃端正
指为人处世时态度庄重严谨,常用于形容官员或士大夫的品行。例如《旧唐书·良吏传》记载,唐代官员薛珏因“肃物”之德被举荐升迁。
自然界的肃杀之气
特指深秋时节万物凋零的萧瑟景象,强调自然规律的严酷性。宋代张商英在《护法论》中以“霜风之肃物”比喻短暂而强烈的摧残力量。
补充说明:
白石暴兵材猷潮荡逞功侈侈垂绅刍摩翠云鬟打笔套钉靴斗擞都灶凤凰蜕高雅光前裕后贵富函翰阖闭黄耳蕈画蛇足践绳僭诈羁梏近浅箕山之风窭艰具悉揩抹开镇猪牢拉镭射气凉菜良种敛锐连云栈漓猾历世摩钝流匙立雪程门冥冥之志乃眷凝嚬情昵青史留名青削绕脖子蔏蒌生母鱼绳责神莹疏略俗鄙童身头痛灸头,脚痛灸脚万生顽拙下级相轻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