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俗人的意思、俗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俗人的解释

(1) [layman]∶佛教指没有出家的世俗之人

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2) [mediocre person]∶平庸的人;庸俗的人

(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后汉书·张衡传》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详细解释

(1).庸俗的人;鄙俗的人。《荀子·儒效》:“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后汉书·张衡传》:“﹝ 衡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红楼梦》第三二回:“ 宝玉 道:‘罢!罢!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并不愿和这些人来往。’”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 中国 的雅俗之分就在此:雅人往往说不出他以为好的画的内容来,俗人却非问内容不可。”

(2).一般人;百姓、民众。《老子》:“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时水 又西逕 东高苑 城中而西注也,俗人遏令侧城南注。”

(3).佛教、道教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相对。 晋 法显 《佛国记》:“诸国俗人及沙门尽行 天竺 法,但有精麤。”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僧为人女》:“汝为方外人,而受俗人养视,如此惓惓,有欲报之意,以我法观之,他生必为 董氏 子矣。” 鲁迅 《华盖集·题记》:“在和尚是好运……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虽然 释迦 不赞成象某些‘外道’那种苦行,但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俗人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三个核心层次,结合权威文献与语言用例解析如下:


一、基本义:指未出家修行的普通人

指未皈依宗教或未脱离世俗生活的平凡大众,与“僧侣”“修道者”相对。

例证:

《金刚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即非菩萨,是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来源:《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佛教典籍中“俗人”与修行者形成语境对照。


二、引申义:缺乏学识或品味的庸俗者

指学识浅薄、行为粗鄙或追逐流俗之人,含贬义色彩。

例证:

  1. 《荀子·儒效》:“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来源:《荀子》,强调俗人重利轻义的特征。

  2. 鲁迅《而已集·革命文学》:“世间往往误以两种文学为革命文学:一是在一方的指挥刀的掩护之下,斥骂他的敌手的;一是纸面上写着许多‘打,打’,‘杀,杀’或‘血,血’的……这只能算是‘标语文学’,离真正的革命文学尚远。倘非加以批判,则俗人皆以为革命文学不过如此。”

    来源:鲁迅《而已集》,批判浅薄附庸的“俗人”认知。


三、中古汉语语境:泛指一般民众

在历史文献中常作为中性词,指代平民阶层。

例证:

《汉书·货殖传》:“俗人之所贵,君子之所贱。”

来源:《汉书》,反映社会阶层对价值观的差异认知。


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俗人:① 世俗之人;普通人(区别于僧、道)。② 庸俗的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2. 《汉语大词典》:
    • 佛教、道教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
    • 指见识浅陋或鄙俗之人。
    • 泛指一般人、百姓。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用法辨析

语义演变脉络:从阶层划分(世俗/宗教)→价值判断(庸俗/高雅),反映汉语词汇的社会文化渗透性。

网络扩展解释

“俗人”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一、基本释义

  1. 庸俗或鄙俗的人
    指缺乏高尚情操、追求物质利益或低俗趣味的人。如《荀子·儒效》提到“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强调对功利的过度追求。鲁迅在《论翻印木刻》中也以“俗人”对比“雅人”,体现其文化品位的差异。

  2. 普通人或百姓
    中性含义,指未脱离世俗生活的民众。如《老子》中“俗人昭昭,我独昏昏”,将“俗人”与修道者对比,代指大众群体。

  3. 宗教语境中的世俗之人
    佛教、道教中指未出家的在家人,与僧侣、道士相对。例如《佛国记》提到“诸国俗人及沙门尽行天竺法”,明确区分了宗教内外身份。


二、延伸解析


三、总结

“俗人”的词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既可表达贬义(如低俗),也可中性描述身份(如非宗教人士),甚至带有自嘲色彩。其核心在于与“雅”“僧”等概念的对比,反映社会角色或价值取向的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币仪不知天高地厚察眉瘄子待价而沽捣衣彫虚堵当独听娥轮方拙斐变飞辩丰额腹腴刚格歌童公王国图国有制孤平河海清宴黑姑鸿疎胡孙藤奖牌郊境惊天觔力絶足潦草厉身立时鲁人蛮徭蛮做弥缝磐结拳毛乳人啬夫爽捷水堂鼠朴四大部洲蓑翁胎发擡贴狧穅及米恬然廷辱通澈同年而语徒负虚名土龙微昧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显意鲜妆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