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砺自身。《汉书·李寻传》:“如近世 贡禹 ,以言事忠切蒙尊荣,当此之时,士厉身立名者多。”《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臣见功德有此果报,所以日夜劬懃,厉身奉法,实愿圣躬康御若此。”
“厉身”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ì shēn,其核心含义是磨砺自身,强调通过自我要求和实践来提升品德或能力。以下是详细解释及背景信息:
基本定义
“厉”在此处意为“磨砺、激励”,“身”指自身。整体指通过严格自律或外界锤炼来完善自我,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表达修身立德的思想。
语境延伸
该词带有积极进取的意味,常与“立名”“奉法”等词连用,体现对道德、才能的追求,如《南齐书》中“厉身奉法”即强调通过自身修养践行法度。
《汉书·李寻传》
记载:“士厉身立名者多”,指士人通过磨砺自身来建立声誉,反映汉代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提到“日夜劬懃,厉身奉法”,描述勤勉修身、遵守法度的行为。
“厉身”是典型的文言词汇,核心是通过自我磨砺实现提升。其历史用例展示了古代对修身文化的推崇,现代可引申为对自律精神的倡导。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可参考《汉书》《南齐书》等文献。
《厉身》是一个由四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包括“厂”、“刂”、“身”、“力”。
这个词的来源并不明确,但根据一些文献资料,可以推测它可能与古代的武士修炼身体有关。在古代,武士为了提高自己的战斗能力,需要通过锻炼身体和增强力量来达到目标。
繁体字“厲身”与简体字“厉身”的意思相同,在某些场合或地区仍在使用。
在古时候,汉字的字形与现在有所不同。例如,古代的“厉”字写作“厤”,字形稍有区别。古代的汉字写法经过多次演变才形成了现代汉字的样式。
以下是一些关于“厉身”的例句:
组合词方面,可以组成诸如“身体”、“身姿”、“身材”等词语。
近义词包括“锻炼身体”、“强身健体”等,它们表达的意思与“厉身”类似。
反义词则有“草率”、“松懈”等,与“厉身”相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