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琐微的意思、琐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琐微的解释

(1).卑劣;卑微。 唐 陆贽 《遣使臣宣抚诸道遭水奏议》:“事或曖昧,人或琐微,以利己之心,希至尊之旨……如斯之流,足误视听。” 唐 罗衮 《答魏傅罗太尉启》:“ 衮 再从宗盟,至为卑末,庶僚品秩,仍是琐微。”

(2).微少。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甲仗库火》:“ 祥符 末,内帑灾,縑帛几罄。三司使 林特 请和市於河外……﹝ 王旦 ﹞徐曰:‘琐微之帛,固应自至,奈何彰困弱於四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琐微"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琐碎而细微的事物,强调事物的繁杂、细小且不重要。以下从词典释义、语义分析和古籍用例三方面详细阐释:


一、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10页)

    释为:琐碎细微。指事物繁杂细小,微不足道。

    例句引《宋史·职官志》:“凡邦国财用,皆会其琐微,而质其成。”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423页)

    释义:细小而琐碎。多形容事务繁杂或无关紧要的细节。


二、语义构成分析


三、古籍文献用例佐证

  1. 《宋史·职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掌财用之司,必察其琐微。”

    语境:指财务官员需核查琐碎的账目细节,体现事务的繁杂性。

  2.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

    “学者病其琐微,而莫肯究心。”

    语境:批评学者因学问细节琐碎而不愿深入研究。


四、现代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琐微”的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书面语或学术讨论,例如: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权威链接(注:此为官网,需订阅查阅)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官方介绍

  3. 《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文史通义》(中华书局校注本)

(注:古籍原文引用需依据权威出版社点校本,链接仅提供书目信息,内容需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获取。)

网络扩展解释

“琐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卑劣;卑微
    指人的品行或地位低微、卑贱。例如唐代陆贽在奏议中提到“人或琐微”,形容某些人因私心而行为卑劣。
  2. 微少;琐碎
    强调事物的微小或数量极少。如明代冯梦龙记载“琐微之帛”,指微不足道的财物。

二、引证与用法

三、示例与延伸

“琐微”兼具“卑劣”与“微小”双重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古义侧重品行或地位的卑微,今义更偏向形容事物的琐碎性。

别人正在浏览...

白帆伯夫跋蓝北风之恋扁心布行螭龟触置撮算订金膏粱纨袴歌笑寡态古道热肠孤拐合成橡胶横磨剑宏裁鹄苍忽霍灰粉弧张楗槌讲辩锦带金敦寄田空落落口头禅宽降砻琢甪里没底默籍暖意讴功颂德丕祉乞米青城客庆廉漆作然不人虾乳抱省减圣钱圣意奢豫时局水浄鹅飞四部众随方逐圆腾闻往路伪迹危语五王帐寤想香消玉碎縰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