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默籍的意思、默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默籍的解释

暗中记录。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汪徐相仇》:“ 徐 有吏才,但乏素丝之誉, 汪 潜瞰其簠簋,默籍日月,纤毫不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默籍”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目前未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收录。根据汉字构词法可作拆分解析:

  1. 默:本义为静默不语,引申为暗中、私下之意。《说文解字》释为“犬暂逐人也”,后演变为“静默”义(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2. 籍:原指书册、名册,作动词时有登记、记录之义,如《史记·项羽本纪》载“籍吏民,封府库”(来源:中华书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组合后“默籍”可推测为隐秘记录或未经公开的登记文献,常见于文学作品中代指未载入正史的秘密档案。例如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提及“野史默籍,补正史之阙”,此处“默籍”指非官方编纂的史料(来源:国家图书馆《中华经典古籍库》)。

注: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语境含义,建议提供文献用例或结合专业辞书比对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默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默籍(拼音:mò jí)指暗中记录。该词常用于描述在隐秘状态下对事件或行为进行书面记载,具有观察与监察的隐含意义。

二、字义分解

  1. 默(mò):
    • 本义为“不说话、不出声”,如沉默、默哀。
    • 引申为“凭记忆书写”,如默写、默书。
  2. 籍(jí):
    • 原指“书册”,如古籍、典籍。
    • 后扩展为“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如户籍、国籍。在“默籍”中,“籍”取“记录”之意。

三、出处与例句

出自明代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吏部·汪徐相仇》:

“徐有吏才,但乏素丝之誉,汪潜瞰其簠簋,默籍日月,纤毫不爽。”
(释义:徐某虽有才能,但廉洁声誉不足,汪某暗中监察其行为,详细记录日期与细节,分毫不差。)

四、相关扩展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多见于古籍或历史文献研究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哀乐相生宝胄砭剥避唐禅椅扯鼓夺旗搊弹吹吹打打楚艘疵醇翠烛打悲阿道曲妒嗔蹲步服田力穑榦世高瓦酣洽好看黑人伙头军建漆霁氛寖昌寖炽镜屏羁索九节蒲觊望砢硶口淡扣分敛服立德临陈沦匿埋根黏巴巴蹑蹻扭挞藕合千吨潜计邱蚓棋院日工软槃山雨欲来风满楼升云瘮人殊操送呈汰弃天食土尔扈特脱位飨宴险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