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座上之常客。 北周 宇文逌 《<庾子山集>序》:“﹝ 庾信 ﹞年十五,侍 梁 东宫讲读。虽 桓驎 十四之岁答宿客之诗, 鲁连 十二之年杜离坚之辨,匪或斯尚同日语哉。” 唐 白居易 《期宿客不至》诗:“宿客不来嫌冷落,一尊酒对一张琴。”
(2).投宿的旅客。 唐 贾岛 《宿村家亭子》诗:“宿客未眠过夜半,独闻山雨到来时。” 崔左夫 《在东升客栈里》:“客栈的主人还没有回来。我们只好对新的宿客尽一些指点的义务了。”
宿客是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从字义与词义结合分析,主要见于古代诗文语境,现代使用较少。依据权威汉语辞书解析如下:
宿客为偏正结构,核心在“客”,“宿”表状态修饰,整体指:
如唐代王维《宿郑州》诗:“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中“孤客”即独宿旅人㊟。
古代文献中常见指夜间借宿的宾客,如《全唐诗》载刘长卿“宿客未眠过夜半,独闻山雨到来时”㊟。
文学作品中或指夜晚栖息之物,如蟋蟀称“促织宿客”,喻其声如寄客哀吟㊟。
权威来源索引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许慎(汉).《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影印本, 2013.
㊟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 彭定求(清).《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七. 中华书局, 1960.
“宿客”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经常来往、关系密切的客人,多用于形容长期交往的宾客。例如:
指临时借宿或暂居的人,常见于古代诗文和现代文学描写。例如:
白饭饱更北海市揙玭骉骉水冰茶兵拏祸结步天财爻坼剖待弊戴悦地块愤愧粉米工人士灌濡顾后含灵昏花江山船讦问近代竟旦敬老慈穉酒帘疾雨鞫人局束空费词说襕裙灵轨禄气没趣搭拉名公摹打蹑险辟荡辟剌屏帷敲打亲纳泅泳热门人马三思而行珊瑚顶师延俟伏斤松叶酒锁孔帑项填格子帖试望眼欲穿委笄无佛处称尊物故相忘鳞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