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鞫人的意思、鞫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鞫人的解释

(1).惯于恶语中伤他人的奸邪之人。《诗·大雅·瞻卬》:“鞫人忮忒,譖始竟背。” 郑玄 笺:“妇人之长舌者,多谋虑,好穷屈人之语,忮害转化,其言无常,始於不信,终於背违。”

(2).审讯犯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吾能鞫人,不能鞫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鞫人"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最早见于《周礼·秋官》,由"鞫"(jū)与"人"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包含三个层面:

  1. 司法职能:指专职审讯的官吏,如《汉书·刑法志》载"鞫人掌狱讼",说明其职责包括主持案件审理、查证犯罪事实。该职能可追溯至西周"司寇"体系,至秦汉演变为"廷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词源构成:"鞫"的本义为穷究,《说文解字》释为"穷理罪人也",引申为彻底审查案情;"人"在此特指职官身份,与"胥""吏"等后缀具有相似的构词功能。

  3. 历史流变:唐代《唐律疏议》中仍保留"鞫谳分司"制度,但宋元后随着"推官""判官"等职官体系改革,该词逐渐被"推事""司狱"等新称替代,最终退出口语系统。

该词在现代权威辞书中,《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其历史用法,而《辞源》在"鞫"字条目下引《周礼》郑玄注详述其司法职能。具体司法程序可参考《历代刑法考》等法制史专著。

网络扩展解释

“鞫人”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司法制度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1. 词义解析

    • 鞫(jū):本义为“审问”“查究”,如《说文解字》释为“穷理罪人也”,即通过审讯追究罪责。
    • 人:此处指被审问的对象或从事审讯的官吏。
      因此,“鞫人”可指两种角色:
      • 被审讯者:即接受审问的嫌疑人(此用法较罕见)。
      • 审讯者:古代司法体系中负责审理案件的官员,如《周礼》中记载的“司寇”下属官吏。
  2. 历史背景
    在周代官职中,“鞫人”可能隶属秋官司寇,专司案件审讯与证据核查,需遵循“五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的审案方法。其职责包括记录供词、核实证物,最终呈报判决建议。

  3. 现代关联
    该词现已罕见,但“鞫”作为语素仍存于“鞫讯”“鞫审”等法律术语中,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古装剧台词。

若需更深入的历史制度考据,建议查阅《周礼·秋官》或《唐律疏议》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暗轮懊憦百里宰鞴鹰绁犬宾赞布库才淑襜裙齿甘乘肥垂堂戳子电势服惨符命钩赜管工灌庙国式还屦红糁焕缛火鉴护身佛胡渰尖担浅浅籛彭箭衣金错书朘耗抗拒戡乱堪能连心冽香李佛子林觉民论人緑尊马筴慢服免册内化砌层屈信人迹軵靡三考吏饰表十行本诗兴曙天述语烫手填帖铁器铜关通线头排货讆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