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粉米的意思、粉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粉米的解释

(1).古代贵族礼服上的白色米形绣文。《书·益稷》:“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綉。”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粉米,白米也。” 蔡沉 集传:“粉米,白米,取其养也。”一说,粉米为二物。 孔 传:“粉,若粟冰;米,若聚米。”《后汉书·舆服志下》:“天子备章,公自山以下,侯伯自华虫以下,子男自藻火以下,卿大夫自粉米以下。” 清 刘大櫆 《<王载扬诗集>序》:“ 载扬 之于诗,无所不窥,而其雕鏤刻画之巧,未尝不与其玩弄之具同,如珠如玉,如时花,如 蜀 锦之新濯,如藻火粉米之煌煌,盖其工如此。”

(2).指花粉。 元 郝经 《野蓼》诗:“细蕊亦鲜洁,粉米糅丹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粉米,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源自古代文献与生活实践:


一、古代贵族服饰纹样

指古代帝王及贵族礼服上刺绣的一种纹饰,形似细小的米粒或粉状颗粒,常与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黼、黻等并称“十二章纹”,象征至高地位与权威。

来源依据:


二、碾磨后的粮食粉末

指谷物(如米、麦)经碾磨后形成的细粉,多用于食品加工或祭祀。此义项为“粉”与“米”二字的直接组合,体现具体物质形态。

来源依据:


三、字形与构词解析

综合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粉米”词条释义兼收服饰纹样与粮食粉末二义(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粉米”注为“古代礼服上的白米形花纹”(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粉米”一词的释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古代礼服纹饰
    指古代贵族礼服上绣制的白色米形图案,属于传统礼仪服饰的“十二章纹”之一。该用法最早见于《尚书·益稷》,记载帝王服饰需包含日、月、星辰、山、龙等十二种象征性纹样,其中“粉米”代表滋养万物的含义()。汉代郑玄注解为“白米”,宋代蔡沉进一步解释其象征“养育之德”。部分文献认为“粉”与“米”是两种独立纹样,分别指碎米状和整粒米状图案。

  2. 文学中的花粉代称
    元代诗人郝经在《野蓼》中曾用“粉米”比喻植物花粉,如“粉米糅丹素”一句,通过白花粉与红色花蕊的色彩对比增强诗意()。此用法属文学修辞,未见于典章制度。

需注意:该词现代已非常用词汇,主要出现于古籍研究或古典文学赏析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案奉拜命百衲碑敝风蔽占不护细行不长进揣奸把猾淳风厨膳畜义词官东园主章敦释阏密飞産逢恶导非风龙阵伏安告老在家阁臣革黜更虑供不应求乖互荒坠徽仪火政迦罗胶合交卸瘠馁金砌纠会酒狂啾飕蹶失开緑灯可望不可即连三跨五礼籍琳碧懞懞抿嘴漂浪期满赏春舍匿世上无难事天然气窕窈童心未泯万世无疆慰勉輼车武断专横五瘟使香騣销散系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