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岁名的意思、岁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岁名的解释

(1).岁的名称。《尔雅·释天》:“载,岁也。 夏 曰岁, 商 曰祀, 周 曰年, 唐 虞 曰载:岁名。” 邢昺 疏:“ 夏 曰岁,取岁星行一次。”

(2).指干支纪年的年名。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十有二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表端间有岁名。”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吕超墓志铭>跋》:“其文仅存百十餘字,国号年号俱泐,无可冯证。唯据郡名及岁名考之,疑是 南齐 永明 中刻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岁名"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术语,主要指中国古代用于纪年的名称体系。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详细阐释:

一、 字义构成与核心概念

二、 具体所指与应用 "岁名"具体指代的是"岁星纪年法"中的年份名称。在岁星纪年法中:

  1. 十二次对应十二岁名: 黄道十二次各有其名(如星纪、玄枵等),木星每年停留在一个"次"中,该"次"的名称即成为这一年的"岁名"。例如,木星运行到"星纪"次,该年就称为"岁在星纪"。
  2. 与地支、太岁关联: 为使用方便,古人又假想了一个与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天体"太岁"(亦称"岁阴"、"太阴"),并配以十二辰(子、丑、寅、卯...)。太岁每年所在辰位也有对应的名称(如摄提格、单阏等),这些名称也常被泛称为"岁名"。如《尔雅·释天》详细记载了这套系统:"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
  3. 纪年功能: "岁名"主要用于先秦至汉初的文献中标记年份,如《史记·历书》和《史记·天官书》中就有大量使用岁星或太岁位置(即岁名)来记载年份的例子。

"岁名"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历法相结合的产物,特指岁星纪年法或太岁纪年法中所使用的年份名称。它直接来源于对木星(岁星)运行周期的观测,或与之对应的虚拟天体"太岁"的运行位置,是理解先秦两汉时期历史文献纪年方式的重要概念。

主要参考来源:

  1. 《尔雅·释天》 (中国最早的辞书之一,系统记载了岁阳、岁阴名称):其"太岁"条目是记载岁名体系最经典的文献依据。可参考中华书局出版的《尔雅义疏》或上海古籍出版社《尔雅注疏》。
  2. 《史记·天官书》/《史记·历书》 (西汉司马迁著):提供了岁星纪年法的实际应用案例和历史背景。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
  3. 《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著):对"岁"字本义的权威解释。可参考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
  4. 《汉语大词典》 (大型权威语文辞书):对"岁名"词条有明确释义,通常引证《尔雅》和《史记》。可查阅上海辞书出版社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版本。
  5. 王力《古代汉语》 (通论部分):在讲解古代天文历法知识时,会系统介绍岁星纪年与岁名。可参考中华书局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岁名”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个主要角度解释,结合不同来源的考据:

一、古代对“年”的别称

根据《尔雅·释天》记载,“岁名”指不同朝代对“年”的称呼差异: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称“年”,唐虞时期称“载”。例如:“夏曰岁”源于古人观测岁星(木星)运行周期,因其约12年绕天一周,故以“岁”纪年。

二、干支纪年的年名

在干支纪年体系中,“岁名”特指用天干地支组合标记的年份名称,如甲子年、乙丑年等。清代学者夏炘在《学礼管释》中提到《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已有相关记载,鲁迅也曾在考据墓志铭时通过“岁名”推断刻石年代。

补充说明

  1. “岁”的广义:甲骨文中“岁”最初与祭祀相关,后衍生出时间单位(年)、年龄、收成等含义。
  2. 现代用法:部分现代语境下,“岁名”可能被引申为“年龄的代称”,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支撑,多见于口语化表达。

建议需要学术引证时,优先参考《尔雅》《左传》等古籍原文,或近现代学者的考据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拜疏包换部属策学长命缕超类绝伦城邑偆偆东壁余光斗纽翻肠搅肚瑰木故历含识回和秽土瓠犀减灶浇诡借助就便克己复礼口快略节领队驼麻起骂嚷门地鸣于乔木抛卖披靡平逵迫小扑褫前转清肠稻清照秋根蛆虫师日中必彗三国志闪刀纸深宏神行筮卦爽快说场司録唆犯贪驩探细田家翁添力同温层尾句文款五尺之童五位百法崄阻效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