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位百法的意思、五位百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位百法的解释

佛教语。唯识宗说明一切现象的五类一百种概念。即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以及无为法六种。见《大乘百法明门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五位百法”是佛教唯识宗的核心理论之一,用于系统分类一切现象,总括宇宙万有。该体系由五类(五位)共一百种法构成,源自《大乘百法明门论》和《成唯识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五位分类与具体内容

  1. 心法(8种)
    即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识对应感官认知,第六识(意识)负责思维,第七识(末那识)执著自我,第八识(阿赖耶识)为一切种子识,储存业力。

  2. 心所有法(51种)
    指由心法引发的心理活动,分为六类:

    • 遍行(触、作意、受、想、思):普遍存在于一切心识活动中。
    • 别境(欲、胜解、念、定、慧):针对特定对象产生的心理状态。
    • 善(信、精进、惭、愧等11种):与善行相关的心所。
    • 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根本烦恼。
    • 随烦恼(忿、恨、谄、憍等20种):由根本烦恼派生的负面心理。
    • 不定(睡眠、恶作等4种):善恶不定的心理状态。
  3. 色法(11种)
    指物质现象,包括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色(意识所缘的抽象物质概念)。唯识宗认为色法由心识变现,并非独立存在。

  4. 心不相应行法(24种)
    这类法既不属心法、心所法,也非色法,而是因缘和合形成的假立概念,如时间(时)、空间(方)、数量(数)、生灭(无常)等。例如“得”表示获得某种状态,“命根”指寿命的延续。

  5. 无为法(6种)
    超越生灭的永恒真理,包括:

    • 虚空无为:如虚空般无碍。
    • 择灭无为:通过智慧断灭烦恼。
    • 非择灭无为:因缘不具而自然寂灭。
    • 不动灭无为:禅定中灭除苦乐。
    • 想受灭无为:灭尽感受与思维的涅槃境界。
    • 真如无为:诸法实相。

二、五位百法的意义

五位百法既是唯识宗对宇宙万有的系统分类,也是修行者观照诸法本质的重要工具。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法相,可参考《大乘百法明门论》原文或相关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五位百法的意思

《五位百法》是一个成语,意为掌握五种技法,可以应用于各种事物中。这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能力高超,能够熟练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或问题。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五位百法》这个成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 五位:拆分部首为“人”和“土”,总计有两个部首。拆分后的拼音为“wǔ wèi”,表示数量为五个。
- 百法:拆分部首为“白”和“攵”,总计有四个部首。拆分后的拼音为“bǎi fǎ”,表示数量为一百个。

根据汉字笔画的计算方法,拆分后的《五位百法》这个成语共有14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五位百法》一词来源于明朝战国时期的孟子所撰写的一部书籍《孟子》。繁体字的写法为「五位百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代记载的写法,《五位百法》这个成语可以写成「五未百法」。

例句

他对于解决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可以说是掌握了《五位百法》。

组词

五方、位赋、百年不遇、法治

近义词

千变万化、百家争鸣、百变万化

反义词

一成不变

别人正在浏览...

綳吊考讯辨裁逼接庇荫长烈程颢触电麤卤诞告道傍苦李道傍筑室导以取保调拳丁肇中二惠竞爽风靡云涌覆窠工人箍桶骇殚海上哗闹湖脣昏腾腾徼名节粉疾很叽哩呱啦谨度津航浚浚口诵心惟括结老鱼跳波凉叶卢跗路轨毛薛马首欲东猛将脑头清君侧诎辱人声鼎沸瑞霞三十六着,走为上着莎塔八深恩澌静天放铜精讬大婉妙五柳无休无了乡器小桃逍遥自得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