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同温层的意思、同温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同温层的解释

[isothermal layer] 紧接对流层顶,并位于其上部的温度近似相等的大气区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同温层(平流层)是地球大气层中位于对流层之上、中间层之下的一个分层,其核心特征为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或保持相对稳定,与对流层的气温递减现象形成鲜明对比。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科学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基础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同温层指“大气层中气温不随高度变化或变化很小的一个层次,位于对流层以上”。该名称直观反映了其温度分布相对均匀的特性。

二、科学术语定义

《大气科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明确其规范名称为平流层(Stratosphere),并指出:

“位于对流层顶至约50公里高度的大气层。层内温度一般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垂直对流微弱,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三、核心特征解析

  1. 温度结构

    底部温度约-60°C,至层顶(平流层顶)升温至0°C左右。这种逆温现象源于臭氧层(20-30公里处)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增温效应。

  2. 气流运动

    空气以水平运动(平流)为主,垂直混合微弱。该特性使得进入平流层的物质(如火山灰、污染物)可长期滞留并全球输送。

  3. 臭氧层作用

    平流层包含地球约90%的臭氧,其臭氧浓度峰值区(臭氧层)能吸收97-99%的太阳短波紫外线,是保护地表生物的关键屏障。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 2019. ISBN 978-7-03-062352-1.

: 中国气象局. 《大气科学导论》. 气象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029-7321-5.

: 王明星. 《大气化学》(第二版). 气象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029-6782-5.

: 世界气象组织(WMO). 《科学评估报告:臭氧耗损》. 2022年.

网络扩展解释

同温层(stratosphere)是地球大气层中平流层的一部分,具体指从对流层顶到约50-55公里高度的区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同温层是平流层中下部的温度稳定区域,其核心特征为:底部温度低且随高度变化极小(中高纬度地区约-45℃至-55℃),而顶部温度逐渐回升至-3℃左右。

二、温度特征

  1. 垂直温度分布
    • 下层(约10-35公里):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维持在-55℃左右,故称“同温层”。
    • 上层(35-50公里):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形成逆温层,顶部可达-3℃。
  2. 成因
    臭氧层(20-25公里处)吸收太阳紫外线产生热量,导致上层温度升高。

三、结构与功能

四、高度范围差异

五、名称演变

该词早期用于描述平流层下部温度稳定区域,现更多使用“平流层”这一术语。

补充说明

同温层的气候变化研究显示,温室气体可能通过冷却平流层影响臭氧恢复速度。

别人正在浏览...

挨饿懊闷崩藉别书播潜憯遬长贤盗窟鞮屦冻梨动如参商風蝶風聞論事干罗高符公共租界古成椁席榖子奸道绛雪交绮救饷机语铿尔胯衫猎古美芹之献泯玷暝暗磨勘内过棚阁牵物请地秦宫块砾气象濡褐丧门星三年丧山委膻芗生物圈诗流水作司地损本逐末夙日太平天囯推允望阳晩霁玩巧握素怀铅舞铙详询仙仗小苏打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