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録的意思、司録的详细解释
司録的解释
官名。 晋 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 北周 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 唐 开元 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参阅《通典·职官十五》、 王仲荦 《北周六典》卷十。
词语分解
- 司的解释 司 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
- 録的解释 録 ù 见“录”。 笔画数:; 部首:釒;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司録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复合词,主要作为古代官职名称使用。其含义可从字源和职能两方面解析:
-
字义解析
-
历史官职职能
“司録”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唐代,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
- 唐代司録参军:隶属于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等重要府级行政单位(合称“三府”)。其职责是“掌符印、付事、勾稽、省署钞目”(《唐六典》卷三十),即掌管官府的印信、收发公文、稽核文书、签署文件、记录重要事项等,是府级行政机构中负责文书档案、行政监察的核心官员之一,地位仅次于府尹、少尹,高于各曹参军。其职能相当于中央机构中的“主簿”或“录事参军”,是确保行政运转流畅、文书准确无误的关键职位。
- 演变与关联:此官职在宋以后逐渐演变或并入其他官职(如录事参军),但其核心的文书档案管理职能被后世类似官职继承。
-
现代关联与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司録”一词在现代汉语日常使用中已非常罕见,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研究古代官制的语境中。但在特定领域仍有延续:
- 日本京都的“司録所”:日本京都市政府内设有一个名为“司録所”的机构,其职能是保管和提供该市自明治时期以来的官方文件、记录(如户籍誊本、住民票、地图等)的阅览和副本发放服务。这个名称直接借用了中国古代官职“司録”的含义,体现了其作为官方档案保管与服务机构的核心功能。这可以视为“司録”一词含义在现代社会制度中的一种遗存和具体应用实例。
总结
“司録”是一个源于中国古代官制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是掌管文书记录、档案簿籍的官职(尤指唐代的司録参军)。其职能围绕官府的文书处理、档案管理、行政监察展开。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已不作为常用词,但其历史含义清晰,且在特定现代机构(如日本京都的司録所)的名称中保留了“掌管官方档案”这一核心职能的遗韵。
主要参考来源依据:
- 字义解析依据:《说文解字》(许慎著)对“司”、“録”二字的解释。
- 唐代官职职能依据:《唐六典》(唐代官修行政法典)、《通典·职官典》(杜佑著)等史籍关于“司録参军”职掌的记载。
- 日本京都司録所职能:基于对日本京都市政府相关公开行政机构职能描述的归纳。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历史文献和词典解释,“司録”是古代官职名称,其含义及演变可总结如下:
-
词义解析
- 由“司”(掌管)和“録”(记录)构成,字面意为负责管理并记录事务的官职。
-
历史演变
- 晋代:始设“录事参军”,属公府官职,非地方州郡职务,主要职责是汇总各部门文书档案、监察官员行为。
- 北周:改称“司录参军”,隶属丞相府;同时有军事职能的州刺史开府时也设此职。
- 唐代:开元年间调整为京兆尹(首都行政长官)的属官,主管府衙日常事务。
-
核心职责
- 文书管理:统管各部门文件档案;
- 监察职能:弹劾官员失职或违法行为;
- 行政辅助:协助上级处理政务(如唐代京尹属官)。
注:该官职的详细制度可参考《通典·职官十五》及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发音为sī lù(ㄙ ㄌㄨˋ)。
别人正在浏览...
百子铃暴厉柄令不须敕额雠嫉杵臼楚雀簇聚簇辇撢稽斗雀妒女贰虑烦峻蜂出抚今怀昔枸榔鬼工毬鬼难焊锢好色之徒华辩镮贯环洲秽衅祸从口生胡云肩摩毂击监议解员竟而寖弱极网空搆快性狂山昆岫雷丸滦州影蔍苴炉峤髳茸闷打颏麪圪瘩末班磨盘男士坯陶婆婆嘴轻輭亲子鉴定群机仁贤臊根漱涤薮泽随高就低宿债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