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克己复礼的意思、克己复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克己复礼的解释

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论语·颜渊》:“克己復礼为仁。” 何晏 集解:“ 马 曰:‘克己,约身。’ 孔 曰:‘復,反也。’身能反礼,则为仁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君子处世,贵能克己復礼,济时益物。”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古志克己复礼》:“古也有志,克己復礼,仁也。或谓克己復礼,古人所传,非出於 仲尼 。”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论语》:“克己復礼, 朱子 解为‘胜私欲为仁’。”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这是真正的 俄国 贵族,王爵夫人而有这种克己复礼的精神。”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克己复礼”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克己”指克制自身私欲,“复礼”意为使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合起来即通过自我约束,使行为回归或遵循传统礼制。儒家认为这是达到“仁”的关键途径。

  2. “礼”的指代
    这里的“礼”特指周代的礼乐制度,包括《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中规定的社会规范,涵盖等级秩序、道德准则和礼仪形式,而非单纯的礼节或礼貌。

  3. 与“仁”的关系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强调个人通过克制私欲、践行礼制,才能实现“仁”的境界。一旦做到这一点,“天下归仁”(社会重归和谐)。

  4. 实践方法
    具体体现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即从视听言行四方面严格约束自己,避免违背礼制。

  5. 现代意义
    这一思想被引申为自我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如奉公守法、遵循公序良俗等。部分学者认为,“复礼”不仅指恢复传统,更需根据时代调整“礼”的内涵,使之符合公义与公理。

“克己复礼”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方法,也是儒家构建理想社会秩序的核心理念。如需进一步探讨不同学者的解读,可参考来源中的《论语》原文及相关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是一个成语,意指克制自己的私欲,恪守礼仪与规范。

拆分部首:克(八)己(巳)复(复)礼(礻)

笔画:克(7画)己(3画)复(4画)礼(5画)

来源:《论语·雍也》中有一则故事,孔子问及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弟子子贡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万众仰之。”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繁体字:克己複禮

古时候汉字写法:克己覆禮

例句:他总能克己复礼,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恪守应有的礼仪。

组词:克己、复礼

近义词:自我克制、守礼、自律

反义词:放纵、无礼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