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鄋瞒的意思、鄋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鄋瞒的解释

古国名。 春秋 时 狄 的一支。 鲁文公 十一年为 齐 所灭。地在今 山东 境内。《左传·文公十一年》:“ 鄋瞒 侵 齐 ,遂伐我。” 杨伯峻 注:“ 陶正靖 《春秋説》谓‘ 鄋瞒 者, 狄 之种名,犹后世之部落云尔’…… 鄋瞒 国土,据《方舆纪要》谓在今 山东省 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鄋瞒(Sōu Mán)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少数民族小国,属长狄的一支,其名称在《汉语大词典》《辞海》等权威辞书中均有收录,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国名与族属

    鄋瞒为春秋时期长狄族建立的部落小国,活动于今山东省济南市以北至济水流域一带,属东夷族群的分支。其族人以身材高大著称,《左传》称“长狄鄋瞒”。

  2. 历史记载

    据《左传·文公十一年》载,鄋瞒曾侵扰中原诸侯国,后被鲁、齐、卫等国联合讨伐。公元前616年,鲁国将领叔孙得臣在咸地(今山东巨野)俘杀其首领侨如,国势渐衰。

  3. 消亡时间

    鄋瞒于公元前607年被齐国所灭,部分族人北迁融入鲜卑等民族,其名遂不复见于史册。

二、文献依据

三、文化关联

“鄋瞒”一词在古文献中多指代长狄族,后世亦用于形容身形异常高大者,如《聊斋志异》中“鄋瞒之裔”的比喻。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左传·文公十一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 《中国古代民族志》(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鄋瞒”是中国春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长狄的一支建立的部落国家,其历史背景和含义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历史背景

  1. 活动时间:主要活跃于春秋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
  2. 军事冲突:曾多次侵扰齐国、宋国、卫国等诸侯国。例如:
    • 公元前660年攻入卫国都城,导致卫懿公被杀;
    • 公元前616年(鲁文公十一年)被齐国击败,首领侨如被杀,鄋瞒灭亡。

三、地理位置

四、文化渊源

五、灭亡原因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左传·文公十一年》等古籍原文,或查阅山东地方史志。

别人正在浏览...

安内攘外牓眼贝囊被施别识鷩鴺称比筹议粗丑单厚道生草恶乎恩光方楞访兆氛妖否终复泰绋讴鬼打更寒乡号数横眉立眼红丝研忽漫焄膻嘉吉佳时赍具浸取击壤鼓腹就禄巨富溃破灵掌临难不慑龙书案绵绵面盘子髼鬙平毁破马启蕃器皿青黎绕溜弱翅三击掌上弟扇迫水紧淑世颂鲁随宜堂食童养媳委衣为渊敺鱼,为丛敺雀无冬历夏无过瑕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