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策勋的意思、策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策勋的解释

见“ 策勋 ”。


亦作“ 策勛 ”。记功勋于策书之上。《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杜预 注:“既饮置爵,则书勋劳于策,言速纪有功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夏四月,大司马 吴汉 自 蜀 还京师,于是大饗将士,班劳策勋。” 李贤 注:“其有功者,以策书纪其勋也。”《古诗源·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彊。”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一:“策勛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 常山 。” 明 唐顺之 《咏俞虚江参将》诗之一:“此日渠魁当授首,策勋早见上麒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天子深居九重,如见策勛太易,必至好大喜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策勋”的汉语词典释义与文献考据

“策勋”为古汉语复合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司勋》,其核心含义指记录功绩、评定勋级,后引申为对功勋的表彰与封赏。以下从语义演变、典籍用例两方面详述:

  1. 字义溯源

    “策”本义为竹简,作动词时表示书写、记录(《说文解字》:“策,马箠也,从竹朿声”;“勋”指功绩、功劳(《尔雅·释诂》:“勋,功也”)。二字组合成词后,特指以文书形式记载功绩,属古代官制术语。据《汉语大词典》释义,“策勋”即“记功勋于策书,以示褒赏”。

  2. 典籍应用

    该词高频见于史书与诗文:

    • 《后汉书·光武帝纪》载“策勋宗室”,指对皇族成员核定功勋;
    • 北朝民歌《木兰诗》名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展现古代军功分级制度;
    • 唐代李华《吊古战场文》用“策勋庙堂”喻指朝廷对将士的追封。
  3. 制度关联

    据《通典·职官考》,“策勋”与古代“勋官制度”直接相关:自魏晋至明清,朝廷通过“策勋”确定官员爵位、俸禄,如唐代设“上柱国”等十二转勋级,每转对应不同待遇。

网络扩展解释

“策勋”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策勋”指将功勋记录在简策(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或木片)上,用以表彰功绩。该词由“策”(记录、书写)和“勋”(功勋)组合而成,字面意义为“记功于策”。

二、典籍出处

  1. 《木兰诗》:最著名的用例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描述天子对木兰功勋的极高奖赏。
  2. 《左传》:记载了古代礼仪中“饮至、策勋”的仪式,即战争归来后告祭宗庙并记录战功。
  3. 《后汉书》:提及东汉时期朝廷通过“班劳策勋”表彰将士。

三、读音与构成

四、其他说明

部分资料(如)提到“为获取功勋制定计策”,这一解释可能与“策”的“计策”含义混淆,但主流权威文献均以“记录功勋”为核心义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中的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史书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安逸百家饭薄眉辨异逼邻补天察微崇赫呆容大祫打浴顶礼二至圈藩盾風起雲涌附统灏露坏钞怀化桦皮脸呼红叫六洄壖火烛虎声虎气简笔见得晈洁贾欺景星庆云看阶坎路渴骥奔泉矿井两可龙飞榜马年尨民愍不畏死敏慧蓦头泥垣宫皮牙孜强虏乾龙千秋人物倾销气品劝解鹊桥仙曲谅如新僧残审辨申证霜素顺明私侍琐细尾大难掉席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