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下诏书赐予谥号。 唐 独孤及 《舒州山谷寺镜智禅师碑铭》:“上沛然降兴废继絶之詔,册諡禪师曰 镜智 。”《清史稿·宣宗纪二》:“﹝ 道光 二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册諡 孝全皇后 ,翼日颁詔。”
“册諡”是古代帝王授予谥号的正式仪式,具体解释如下:
定义与结构
“册”指皇帝颁发的诏书,“諡”(同“謚”)即谥号,是对逝者生平的评价性称号。因此,“册諡”指皇帝通过诏书形式追赠谥号的行为。这一过程体现了古代礼制中对人物功过的总结与褒贬。
历史用例
唐代文献《舒州山谷寺镜智禅师碑铭》记载,皇帝曾下诏册諡禅师为“镜智”;《清史稿》亦提到道光帝为孝全皇后册諡并颁布诏书。这些实例说明该制度在唐至清代的延续性。
相关术语
“册諡”是古代皇权与礼法结合的典型制度,通过谥号赋予历史人物官方评价。
“册諡”是一个汉字词汇,由“册”和“諡”两个部分组成。
“册”字的部首是“⾥”字,拼音为“ce4”,总笔画数为10。
“諡”字的部首是“言”字,拼音为“shi4”,总笔画数为15。
“册諡”这个词的来源主要是出自古代君主死后,根据其事迹和德行给予的谥号。“册”一词表示写在册子上,表示纪录和记载;“諡”表示正式赐予的谥号。
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和简体字一致。
在古代,特别是秦汉时期,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与现代汉字写法有所区别。根据古籍中的相关记载,当时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示例1:他的英勇事迹被记载在历史的册諡上。
示例2:国王去世后,他被授予了“忠诚”的册諡。
组词:谥文、称谥、諡法、封諡。
近义词:谥号、尊号、封号。
反义词:取消、剥夺、废除。
埃墨案奉白庭犇丧比量薜荔衣不古不今层次分明差距吵嘴成练诚烈粗纵旦明达权房官飞空氛沴附加枸棘诟诮跪踏板豢身简佩角立杰出解巾讦切计费开宴控马狼头纛老爹礼斗陵园妾邻女詈人旅游资源靡所适从蔝子瞟一眼清密勤剧钦竦气炎曲意逢迎戎曼三无申彻耸拔松实桃径桃枝杖天女散花通风报讯通气孔危言竦论鼯穷宪罚嫌好道歹闲消消消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