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around;far and near;in all directions] 周围,各处
从高塔上目光扫视着四面八方
周围各处;各个方面。《水浒传》第八十回:“原来 梁山泊 自古四面八方茫茫荡荡,都是芦苇野水。”《三国演义》第三九回:“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这纯白的影子在海水里动摇,仿佛全体都正在四面八方的迸散。” 玛拉沁夫 《花的草原》:“牧民们扶老携幼,载歌载舞,从四面八方向会场聚来。”
“四面八方”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指各个方向或所有方位,形容范围广泛、来源众多或覆盖全面。在汉语词典中,它的核心含义是指东、南、西、北四个主要方向,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次要方向,合起来代表所有方位。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事物分布的广泛性、人群的聚集性或事件的全面影响,强调无所不包的特点。
根据权威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四面八方”指“各个方向;所有的地方”,例如在句子“消息从四面八方传来”中,表示信息来自各个角落。词典进一步解释,该词源于古代方位概念,结合“四”(代表四方)和“八”(代表八方),体现汉语中数字的象征性用法,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表达全面性或普遍性[来源:商务印书馆官网,http://www.cp.com.cn/product/detail?pid=9787100186427]。
从汉语语言学角度分析,“四面八方”的结构为并列式复合词,其中“四面”指东、南、西、北,“八方”则扩展为包括东南、东北等斜向方位,整体强化了空间的无限延伸感。在用法上,它常作主语或宾语,如“救援队伍来自四面八方”,突出动态的汇聚或扩散。权威来源如汉典网(www.zdic.net)补充道,该成语在历史文献中早有记载,例如明清小说中的用例,体现了汉语成语的简洁性和形象性[来源:汉典网,https://www.zdic.net/hans/%E5%9B%9B%E9%9D%A2%E5%85%AB%E6%96%B9]。
在实际语境中,“四面八方”不仅用于空间描述,还引申为比喻义,如“支持来自四面八方”,表示多方面的援助。这反映了汉语成语的多功能性,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权威性。
“四面八方”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sì miàn bā fāng,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文献出处,可查看相关搜索来源。
败事班布不肖草帖常途馋唾成器传言道笠蹈刃不旋端公渎污罚神费齿牙風緼福休拊循膏肉孩子头黑打互剥痛疮麾诃慧眼独具江东讲益蟨蛩缂绣阔情库银吏从灵匮路次罗敷滤水罗屡舞麦头蝱蝇邈廓鸣机漠南弄具攀蹑偏苦启陈耆昧青殿青简曲引钱纫缝散工三类沙潊贳贷所向风靡土正委仗先春曏使霄冥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