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草帖的意思、草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草帖的解释

(1).俗称“八字帖”。旧俗议亲时写明男方或女方的生辰八字等的帖子,相对于定帖而言。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序三代名讳,议亲人有服亲田产官职之类。”

(2).指旧时打官司用的诉状。楚剧《葛麻》第二场:“怒恼了 张大相公 ,二寸半宽的草帖,将你送到县衙,一撑杆撑断尔的狗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草帖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书法术语

在传统书法领域,"草帖"指以草书书写的字帖或临摹范本。草书因笔画简省、结构连缀的特征,需通过临帖掌握运笔节奏与章法布局。例如《十七帖》《书谱》等经典草书碑帖,常被称作"草帖"。宋代米芾《书史》曾提及:"习草者当先摹草帖,得其神韵。"

二、婚俗用语

古代婚俗中,"草帖"是议婚阶段交换的文书,记录双方生辰、籍贯、三代名讳等信息,相当于"庚帖"的初稿。《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婚仪:"凡娶媳妇,先起草帖,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这种文书形式直至明清仍见于民间婚俗。

三、文书起草

作为动词性短语,"草帖"可指起草文书或便笺的行为。明代《醒世恒言》第三卷描述:"那主人家却正撞着是个贪杯的,吃他的软如绵,拣话便写个草帖儿。"此处强调临时性、非正式的文书起草过程。

网络扩展解释

“草帖”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场景区分:

一、书法艺术领域 指书法或绘画中的草书风格,特点为行笔潦草随意,追求自然表达。这种风格在书法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例如:“这幅画的草帖风格线条简练却充满生命力”。

二、古代社会习俗领域

  1. 婚俗中的“八字帖”
    宋代起,议亲时用于写明生辰八字的初步文书,相当于现代婚俗的意向书。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男方需先送草帖至女方家,双方合意后再交换详细记载家族背景的“细帖子”。

  2. 诉讼场景的诉状代称
    明清时期民间将诉讼状纸俗称为草帖,如楚剧《葛麻》中“二寸半宽的草帖将你送县衙”即指诉状。

需注意:现代语境下该词多用于书法领域,婚俗与诉讼含义已随时代变迁逐渐消失。

别人正在浏览...

北游兵工比物属事驳跞财币惨絶人寰参谢层楼长企潮涌逞巧怆恍磁锋挡车工钓渭恶书费出逢君之恶风书拂尘鸽笼公家广柑还省齁喘镮铜画瓶盛粪哕駡虎威鉴衡骄泰淫泆锦衣行昼箕帚妇拘局聚米为山开选坷垃离尘服蛎塘立心丽紫龙山三老露钞雪纂梅月圆密谛旁其陪赏喷筒羌笛迁座缺医盛农是人耍刁叔度剔团圆图害闲者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