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死事的意思、死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死事的解释

(1) [give one's life to one's country]∶指为国事而死

饬死事

(2) [martyr]∶也指为国事而死的人

赏死事,恤孤寡。——《补记月令》

向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得乎?…问死者之寡,其饩廪何如?——《管子·问》

详细解释

(1).死于国事。《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飭死事。” 孔颖达 疏:“因杀气之盛以飭军士,使战者必有死志。”《新五代史·死事传序》:“故吾於死事之臣,有所取焉。”《明史·姜汉传》:“ 奭 当嗣职,帝以 汉 死事,特进一官,为都指挥僉事。” 清 刘大櫆 《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 吕黄钟 ﹞任 山东 兵备道,后以死事,事载《明史》。”

(2).指死于国事者。《管子·问》:“问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不知朝廷何以待伏节死事之家。” 明 陈子龙 《兵垣奏议·直言祸乱之源疏》:“优卹死事之家,以作忠孝之怀。”

(3).泛指殡殓等善后事宜。《礼记·丧大记》:“唯哭先復,復而后行死事。” 孔颖达 疏:“復而后行死事者,復而犹望生。若復而不生,故得行於死事,谓正尸於牀及浴袭之属也。” 宋 梅尧臣 《宁陵阻风寄都下》诗:“随宜具棺殮,厚贷压人头。死事定无益,生偿且无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死事”是汉语中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为公职或国家事务献出生命的行为。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死”在此处作动词,强调为特定目标终结生命;“事”指公务、职责,二字组合后特指因履行公务而殉职。

从语义演变分析,《辞海》指出该词最早见于《周礼》,多用于描述古代将士战死沙场或官吏因公殉职的场景,如“凡死事者,加二等赏之”,体现古代社会对忠烈行为的褒扬制度。现代汉语中,《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因公事而牺牲生命”,适用范围扩展至消防、警务等现代高危职业群体。

语境使用方面需注意三点区别:与普通“死亡”的生理性描述不同,该词强调死亡的价值属性;与“殉职”近义但更具书面语色彩;与“牺牲”相比,更突出职务关联性,常见于官方文书或纪念性文本。例如《宋史·忠义传》载“将士死事者七十六人”,即典型的历史文献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死事”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为国事而死

指因国家事务或战争而牺牲生命。该用法常见于历史文献,如:

2.指殉国者

指为国牺牲的人,尤用于抚恤其家属的语境:

3.泛指丧葬事宜

引申为处理逝者的殡殓、安葬等事务:


“死事”一词在古籍中具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1. 动词性:为国捐躯;
  2. 名词性:殉国者;
  3. 引申义:丧葬事务。

近义词:殉国、捐躯
文献参考:以上释义综合自《礼记》《管子》《明史》等典籍及诗词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並同鼻针布谷才貌双全茶茶插值法措办代济道果嫡派顿卒惰食二参芬若垓下狗脚柜员挟挠僭儗僭王狡笇荆台酒董考降匡俗刳剥燎泡笼蒙卢米緑毛緑芜磨甎作镜木吾畮钟南南合作漂泳浅俗起死人肉白骨逡缩戎心三归陕甘宁边区山宇审然水碧山青顺步四伯斯琴高娃私勇思子蔓炭田推垛子讬铎往常时汪坑魏勃扫门僞心文籍闲账小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