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irect line of descent]∶见“嫡系”
(2) [disciple taught by the mas-ter]∶得到传授人亲自传授的一派(多指技术、武艺)
少林武术嫡派弟子
(1).指家族相传的正支。《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闻江湖上人传説 沧州 横海郡 柴大官人 名字,説他是大 周 皇帝嫡派子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内有夫人 甄氏 ,乃 魏 朝 甄皇后 嫡派。”
(2).指学术、技艺等相传的正宗。 明 徐用检 《<仁山先生文集>序》:“ 仁山先生 盖得之 何子恭 、 王会之 二先生之传,而为 朱 学之嫡派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今 兴復 白云观 道人 王莱阳 ,乃其嫡派。”
“嫡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dí pài,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基本定义
指家族中由正妻所生的嫡系子孙,即合法继承人或正统血脉。例如《水浒传》中提到的柴进是“大周皇帝嫡派子孙”,强调其血统的正统性。
延伸用法
也可用于形容家族、宗族中地位最高的分支,如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中“甄皇后嫡派”即指嫡系后裔。
核心概念
指某一学派、技艺的正统继承者或流派。例如明代学者徐用检称某人为“朱学之嫡派”,即强调其学术传承的正宗性。
实际应用
常见于武术、艺术等领域,如“少林武术嫡派弟子”指直接师承创始人或核心传承体系的传人。
总结
“嫡派”既强调血缘或宗法上的正统性,也用于形容文化、技艺传承的权威性,体现了对“合法性”和“正统地位”的重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