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四离四绝的意思、四离四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四离四绝的解释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合称“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合称“四絶”。旧时星相术士以为忌日。 清 允禄 等《协纪辨方书·义例四·四离四绝》:“《玉门经》曰:‘离者,阴阳分至前一辰也。谓建卯之月阳气出阴气入,建子之月阴气降阳气升,建酉之月阴气出阳气入,建午之月阳气降阴气升。故先一日为四离辰也。’ 李鼎祚 曰:‘此日忌出行征伐。’ 曹震圭 曰:‘四离者,冬至前一日水离,夏至前一日火离,春分前一日阳体分而木亦离也,秋分前一日阴体分而金亦离也。故名曰四离。’《玉门经》曰:‘四絶者,四立前一辰也。’ 李鼎祚 曰:‘此日忌出军远行。’ 曹震圭 曰:‘立春木旺水絶,立夏火旺木絶,立秋金旺土絶,立冬水旺金絶。故先一日为絶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四离四绝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特定日期概念,主要用于选择术数(如黄历择吉),指一年中阴阳之气剧烈转换、被认为不适宜进行重大活动的八个特殊日子。其具体含义如下:


一、四离

指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关键节气的前一天。古人认为此时天地阴阳之气处于分离交替状态,气场动荡不安,不宜进行婚嫁、动土、远行等重大事宜。

具体日期(以2025年为例):

释义依据:

《协纪辨方书·卷四》载:“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前一日为离日,阴阳气交,诸事不宜。” 此说源于古代天文观测,认为二分二至是太阳运行轨迹的转折点,前一天气场未稳。


二、四绝

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季节开始节气的前一天。此时被视为上一季节的“终结之日”,万物气息绝续交替,宜静不宜动。

具体日期(以2025年为例):

释义依据:

《玉匣记》云:“四绝者,四立前一辰也。绝者,穷尽之意,五行之气于此而绝,故忌出军、嫁娶、入宅。” 古人以五行学说解释季节更迭,认为四立前夕是金、木、水、火能量转换的临界点。


三、文化内涵与民俗禁忌

  1. 哲学基础:

    四离四绝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古人认为自然界的剧烈变化会影响人事吉凶,需避其锋芒。

  2. 禁忌活动:

    传统黄历中,这八日多标注“日值四离/四绝,大事勿用”,忌讳婚丧嫁娶、动土搬迁、签订契约等。

  3. 现代意义:

    当代多视为文化遗产,部分地区仍保留相关习俗,但实际应用逐渐淡化,更多体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四、学术参考文献

  1. 《协纪辨方书》(清代钦天监编纂)

    官方历法文献,系统记载四离四绝的择吉理论。

  2. 《玉匣记》(东晋许真君著,后世增补)

    民间广泛流传的择吉指南,详述四绝禁忌。

  3.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择吉》(当代学者编纂)

    解析传统择吉术语的现代读本,含四离四绝的科学性探讨。

说明:因古籍原文无网络公开链接,上述文献需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获取。现行黄历及民俗研究可参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需注册访问)。

网络扩展解释

“四离四绝”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特殊术语,源自对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阴阳五行理论的结合。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1. 四离
    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的前一天,合称“离日”。古人认为这些日子是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气场不稳定,需避免重大活动。

    • 具体日期:如春分前一日为“木离”,夏至前一日为“火离”,秋分前一日为“金离”,冬至前一日为“水离”。
  2. 四绝
    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前一天,称为“绝日”。传统认为此时季节交替,五行能量处于“绝断”状态,如立春前一天是“木旺水绝”。

二、传统禁忌

三、现代视角

四、具体日期(以2025年为例)

类型 节气 前一天日期(2025年)
四离 春分 3月19日
夏至 6月20日
秋分 9月22日
冬至 12月21日
四绝 立春 2月2日
立夏 5月4日
立秋 8月6日
立冬 11月6日

如需查询其他年份的具体日期,可参考权威黄历或节气计算工具。

别人正在浏览...

岸谷之变板干碧空参考读物草妖察士殚绌邓邓浑浑电唱机地质罗盘东庑防风分剂工薪管顿逛会鬼号洪洞回磴悔心呼隆胡夷鱼锦标赛祭七机械燎祡莽然闷默末底尿闭嫋娜啮蚀啮毡喷水壶便嬖楄部偏越钳罗穷瘁丘兆人工岛帤秽散念审定衰黄书刺疏跃索帬锁子骨潭沱同升头七土块忘机微灭乡和想像狎熟隙蠹新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