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板干的意思、板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板干的解释

古代筑城或筑墙的用具。榦,夹板两旁支撑的木柱。《左传·宣公十一年》:“令尹 蔿艾猎 城 沂 ,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榦……事三旬而成,不衍於素。” 晋 张华 《博物志·异闻》:“ 代城 始筑,立板榦,一旦亡,西南四五十板於泽中自立。” 唐 柳宗元 《终南山祠堂碑序》:“乃徵土工、木工、石工,备器执用,来会祠下,斩板榦,礱柱础,陶瓴甓,筑垣墉。” 清 钱谦益 《故叔父山东按察司副使春池府君行状》:“公蒐军实,缮板榦,具舟车,偫糗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板干”是古代建筑中用于筑城或筑墙的专用工具,其含义和用途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 基本定义
    “板干”由“板”和“干(榦)”两部分组成:

    • 板:指夹板,用于固定墙体形状;
    • 干:指夹板两侧起支撑作用的木柱。
      两者结合后,形成筑墙时的模板结构,确保墙体垂直且稳固。
  2. 历史文献记载
    该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一年》,记载了楚国令尹蔿艾猎筑城时使用“板干”的详细流程,包括规划工期、分配材料、校准夹板与木柱等步骤,最终仅用三十天便完工。此外,《博物志》中也有关于“板干”自立成墙的传说,侧面反映其重要性。

  3. 实际应用场景
    在古代建筑工程中,“板干”是夯土筑墙的核心工具。施工时,将夹板(板)竖立,两侧用木柱(干)固定,中间填土夯实,逐层叠加形成城墙或墙体。这种工艺对古代军事防御和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4. 字形与通假说明
    部分文献中“板干”写作“板榦”,因“榦”是“干”的繁体异体字,二者在此语境中通用,均指支撑结构。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板干》——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

《板干》这个词可以指木板的干燥状态,也可以表示某些事情的结束或者归属层面的板块。现在我来逐一解释:

意思:

1. 木板的干燥状态。

2. 指某些事情的结束或者归属层面的版块。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板干》拆分为两个部分,左边的“木”是木头的意思,右边的“干”是指干燥的意思。它的总笔画数为10,木部的笔画数为4,干部的笔画数为6。

来源:

《板干》一词可能来自于对木板的干燥状态的描写,也可以指部分事物的结束或归属层面的板块,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词汇。

繁体:

《板干》的繁体字是「板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板干》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句:

1. 木工们正在把新鲜的木板晾晒,希望快点干成板干状。

2. 这个项目已经进入了最后的一个板干,我们可以开始向下一个阶段迈进了。

组词:

木屋、干燥、木料、板条、干燥室

近义词:

干燥、晒干、琐事

反义词:

湿润、潮湿、未完结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