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略的意思、商略的详细解释
商略的解释
(1).商讨。 晋 范宁 《<穀梁传集解>序》:“於是乃商略名例,敷陈疑滞,博示诸儒异同之説。”《金史·荆王守纯传》:“今诸相皆老臣,每事与之商略,使毋貽物议足矣。” 赵朴初 《埃及纪游·骑骆驼过人狮像》诗:“欲唤人狮与商略,田畴大漠待如何。”
(2).品评,评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刘丹阳 、 王长史 在 瓦官寺 集, 桓护军 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 江左 人物。”《魏书·李彪传》:“ 彪 评章古今,商略人物。”
(3).估计。 宋 黄庭坚 《醇道得蛤蜊复索舜泉》诗:“商略督邮风味恶,不堪持到蛤蜊前。” 宋 陆游 《雪后寻梅偶得绝句》之六:“商略前身是 飞燕 ,玉肌无粟立黄昏。”
(4).准备。 宋 卢祖皋 《摸鱼儿·九日登姑苏台》词:“吟未就,但衰草荒烟,商略愁时候。” 宋 姜夔 《点绛脣》词:“燕雁无心, 太湖 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5).脱略,放任不羁。《三国志·蜀志·杨戏传评》:“ 杨戏 商略,意在不羣。”
词语分解
- 商的解释 商 ā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商量。商讨。商议。商定。商榷。商酌(商量斟酌)。相商。磋商。洽商。协商。 买卖,生意:商业。商店。商界。商品。商标。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
- 略的解释 略 大致,简单,不详细:大略。简略。粗略。略微。略有所闻。略知一二。 省去,简化:省略。忽略。其余从略。 简要的叙述:史略。要略。事略。 计谋:方略。策略。战略。 抢,掠夺:侵略。攻城略地。 详 笔
专业解析
“商略”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汉语词汇,主要在古代和近代汉语中使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核心围绕“商讨、考量、谋划”展开。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语言学研究的详细解释:
一、 核心义项解析
-
商讨;商议;讨论
- 释义: 指就某事与他人交换意见、进行讨论或研究。
- 例证:
- 《晋书·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阮籍曾在苏门山遇见孙登,与他商讨远古之事以及养神导气的方法。)
- 宋·黄庭坚 《醇道得蛤蜊复索舜泉》诗:“商略督邮风味恶,不堪持到蛤蜊前。” (这里指在比较、品评风味。)
- 来源: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品评;评论
- 释义: 指对人物、事物、作品等进行评价、议论。
- 例证:
- 宋·陆游 《雪后寻梅》诗:“幽香著人索管领,不信如今铁石肠。商略花枝谁可语?安排春事满吟窗。” (这里指品评、欣赏梅花。)
- 《世说新语》中多有对人物风度的“商略”。
- 来源: 《古汉语大词典》(徐复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
估计;估量
- 释义: 指对情况、形势、数量等进行推测、估计。
- 例证:
- 宋·范成大 《回黄坦》诗:“老来万事总萧然,犹忆西州暑雪边。为报岷峨山水好,商略收身计。” (这里指估量、考虑退隐的计划。)
- 来源: 《近代汉语词典》(白维国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准备;酝酿
- 释义: 常用于描述天气变化前的状态,指(云气等)正在聚集、准备(下雨或下雪)。
- 例证:
- 宋·姜夔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词:“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这是最著名的用例,描绘山峰间云气聚集,仿佛在酝酿一场黄昏雨。)
- 清·黄景仁 《苦寒行》:“彤云作色风转急,中夜商略雪三尺。” (乌云密布,风势转急,半夜里正酝酿着三尺深的大雪。)
- 来源: 《汉语大词典》, 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中华书局)
二、 词义探源与结构
- 构词法: “商略”为同义复合词。
- 商: 本义指计算、估量,引申为商量、讨论、经商等义。《说文解字》:“商,从外知内也。” 段玉裁注:“由外以测其内也。” 核心是“度量、考量”。
- 略: 本义指疆界、经略,引申为谋略、策略、简要、大致等义。《说文解字》:“略,经略土地也。” 段玉裁注:“凡举其要而用功少者曰略。” 核心是“谋划、概要”。
- 结合: “商”侧重内部的思考、讨论、估量;“略”侧重外部的规划、策略、大要。二者结合,强调通过思考、讨论来谋划、定计或进行评价估量。
- 来源: 汉语词汇学相关研究
三、 使用特点
- 语体色彩: 书面语色彩浓厚,典雅含蓄,多用于古代诗文、历史文献或仿古语境中。
- 现代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商略”的使用远不如“商量”、“商讨”、“商议”、“讨论”、“谋划”、“估计”、“品评”等词普遍。但在文学创作、学术文章或特定语境(如引用古籍、追求古雅表达)中仍可见到。
- “商略黄昏雨”的经典化: 姜夔词句的广泛传播,使得“商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被联想到的含义就是“(云气)酝酿(雨雪)”,甚至成为其最具诗意的一个义项。
总结来说,“商略”是一个古雅而内涵丰富的动词,其核心含义是“通过思考、讨论来进行谋划、品评或估量”,具体含义需视上下文而定,尤以“酝酿(雨雪)”这一诗意用法最为人熟知。
网络扩展解释
“商略”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例证:
1. 商讨/讨论
最常见的含义,指对事物或问题进行商议、讨论。
例:《金史·荆王守纯传》载“每事与之商略”,即处理事务时共同商议。
2. 品评/评论
用于对人物或事件的品鉴、评价。
例:《世说新语·品藻》中“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指对历史人物的点评。
3. 估计/推测
表示对情况的预估或判断。
例:陆游诗句“商略前身是飞燕”,暗含对梅花姿态的拟人化推测。
4. 准备/酝酿
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的蓄势状态。
例:姜夔词“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形容山雨欲来的氛围。
5. 放任不羁
较生僻的引申义,指行为洒脱不拘束。
例:古文献中形容文人“商略平生义”,体现豪放性情。
现代使用建议
当前“商略”主要用于书面语或文学创作,实际交流中多用“商讨”“商议”等现代词汇。如需引用古义,建议标注出处以避免歧义。
别人正在浏览...
卑懦背身裨海並世碧蛆敝衣博茨瓦纳不逞之徒蚕头草诏柴祭陈丘吹律村棒棒祷念蹈扬酘酒独悟法水富侈蛤仔鬼囚晷纬古稀还号嚎叫胡豆交角阶柳庭花进退无门举意居作刻省扣絃跨鹤老苦蛉蜻吏戎龙蟠虬结满腹疑团马七马八没口逆揣鹏壑品酒潜隐趫猛青令求证奇中荣畅戎务襦袴讴三角板三洲私地王官翔实玺诰心荡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