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司六局的省称。 宋 设四司六局掌管安排筵会,因借指宴席。 清 曹寅 《寓斋即事与诸同人夜话有怀》诗:“糟衣一队残司局,米汁三年老弟兄。”参见“ 四司六局 ”。
“司局”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具体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现代用法分层次理解:
基本定义与词源
“司局”是“四司六局”的省称,源自宋代官制。其中“司”指掌管事务的机构(如茶酒司、厨司),“局”为具体职能部门(如果子局、蜜饯局)。这些部门最初负责宴席筹备,后引申为宴席的代称,例如清代曹寅诗句“糟衣一队残司局”即用此意。
功能与历史场景
宋代四司六局分工明确,涵盖宴会筹备的各个环节:
现代语义扩展
在当代语境中,“司局”可泛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如政府部门中的司级、局级单位。例如新闻中“发改委司局级官员”即指该机构的行政管理层级。这种用法源于“司”“局”二字分别代表管理和部门的现代行政概念。
语言使用注意
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具体含义:历史文献中多指宴会机构,现代公文则侧重行政层级。此外,“司局”作为固定词组使用较少,更多以独立单字(如“司法局”“税务局”)出现。
《司局》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主管局,管理机构”。
拆分部首:司(司字部首)+ 局(尺字底)
笔画:司(5画)+ 局(7画)= 12画
《司局》源于《说文解字》中的一段解释:“司,掌也。局,固居也。”
在繁体中,《司局》的写法与简体一样。
在古时候,汉字《司局》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义相同。
1. 这个机构是市政府下属的一个司局。
2. 她在司局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衍生词组:
- 司法局
- 人事司局
- 没收司局
- 司局长
管理机构、主管部门、行政单位
下属、受管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