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苛刻严峻。《汉书·酷吏传·严延年》:“闻 延年 用刑刻急。”《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 陆长源 ﹞性刻急,恃才傲物。”
“刻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kè jí(注音:ㄎㄜˋ ㄐㄧˊ),主要含义为苛刻严峻,常用于形容性格、处事方式或刑罚严酷。以下是详细解释:
《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闻延年用刑刻急。”
描述严延年(汉代酷吏)执法严酷,刑罚苛刻。
《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
“(陆长源)性刻急,恃才傲物。”
指唐代官员陆长源性格严厉急躁,且自负才学。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背景,可参考《汉书》《资治通鉴》等文献。
《刻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非常急迫。形容事情非常紧急或者非常急迫。
成语《刻急》由两个部首组成:刂和心。刂是刀的意思,心是心字部首,表示和心相关的意思。成语《刻急》总共有7个笔画。
《刻急》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著名的古代小说《红楼梦》。这个词原指“雪诺”,是《红楼梦》中贾雨村对林黛玉的昵称。后来演变为形容事情非常急迫的成语。
在繁体字中,成语《刻急》的写法是「刻急」。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成语《刻急》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上是「刻急」,与现代汉字写法一致。
1. 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得刻急。
2. 这个问题是非常刻急的,我们需要立即解决。
刻苦、刻意、刻板、刻舟求剑
近义词:迫切、急迫、紧迫
反义词:从容、悠闲、安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