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枢使的意思、枢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枢使的解释

枢密使的简称。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军机处职官古称》:“《 唐 六典》:‘ 宋 人称之曰枢使,亦曰枢相。典兵禁中,故名枢密。’案:枢使、枢相,即《宋史》所谓枢密使也。”参见“ 枢密使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枢使”是古代官职名称的复合词,由“枢”和“使”两部分构成。以下从词源、历史语境及职能角度进行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枢:本义为门轴,引申指“关键、核心机构”。《说文解字》载:“枢,户枢也”,后特指中央行政机构,如唐代枢密院。
  2. 使:指奉命行事的官员,《广韵》释为“役也,令也”,常见于“节度使”“观察使”等官职名称。

二、历史语境 “枢使”作为官职,始见于宋代文献,为“枢密院使”的简称,隶属军事枢要机构。据《宋史·职官志》记载,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其长官称枢密使,副职称枢密副使。元代沿袭此制,《元典章》中亦见“枢使”作为枢密院高级官员的代称。

三、职能特点 该职多由皇帝亲信担任,职责包含: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枢使”是一个历史官职名称,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官职定义
    “枢使”是“枢密使”的简称,属于古代中央政府的核心官职。这一职位在不同朝代的具体职责有所差异:

    • 唐代:最初为枢密院长官,主要负责军国机要事务,地位接近宰相。
    • 宋代:职权进一步扩大,成为掌管军事调度的最高官员,与宰相(中书门下)并称“二府”。
  2. 词源与演变

    • 名称源于“枢密使”,因掌管禁中军事机要而得名(“典兵禁中,故名枢密”)。
    • 清代学者梁章鉅在《称谓录》中记载,宋代人称枢密使为“枢使”或“枢相”。

二、延伸意义

在文学或日常用语中,“枢使”有时被借喻为:


三、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嚲回埃米尔熬熬白发苍颜败没蚌壳棒客颁宣罢瘵毖慎卜度不俗长枕大被尘缨炽烈大酒缸蹈火赴汤垫被彫毁坊间幡节番社付现噶嘣高旨龟凤憨戏荷恩斛斯交络借商惊散竞相坎精苛责旅拒面阴内实黏糊迁神起嗣全神贯注三十六天罡三豕涉河山栗折床是非曲直束句悚恧体信兔颖抏獘王良网膜文章伯武节遐慕香绒线鸡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