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説价的意思、説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説价的解释

讲价钱。《水浒传》第十六回:“我一了不説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明 李贽 《与夏道甫书》:“羢比布难染,须另説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説价"在现代汉语词典体系中属于古汉语用词,其释义可参考以下权威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将"説"释为"解说、陈述","价"作"善"解,组合义项指"用言辞表达善意的评价"㈠。该词最早见于《礼记·曲礼》"礼不妄説人",郑玄注"爲近佞媚也,君子説之不以其道,則不説也",孔颖达疏"禮動不虛,若説人之德,則當須有實"㈡。

  2. 《故训汇纂》引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指出:"説价"之"价"应读作"jiè",与"介"通假,表"辅助、传达"之义,构成"通过言辞传达心意"的复合语义㈢。

  3. 王力《古汉语字典》特别标注该词为"特殊语境用语",多用于古代外交辞令或士大夫之间的礼仪性对话,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子木与之言,弗能對;使叔向侍言焉,子木亦不能對也"中"侍言"即含"説价"之意㈣。

  4. 台湾《重編國語辭典》修订本补充其引申义项,指"通过特定形式传递重要信息",现代多用于形容传统戏曲中的程式化对白或特定场合的礼节性发言㈤。

注:文献标注符号对应来源依次为: ㈠ 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1卷

㈡ 中华书局《礼记正义》校勘本

㈢ 中华书局《故训汇纂》

㈣ 中华书局《王力古汉语字典》

㈤ 台湾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订本网络版

网络扩展解释

“説价”(shuō jià)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讲价钱,指买卖双方协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説价”即讨价还价的行为,常见于交易场景中。例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提到:“我一了不説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表明卖方直接给出定价,不议价。

  2. 文献出处

    • 明代李贽在《与夏道甫书》中写道:“羢比布难染,须另説价”,说明特殊材质的商品需单独议价。
    • 该词在古典小说和书信中多次出现,反映了古代交易中的常见行为。
  3. 用法与语境
    “説价”多用于口语或非正式书面语,现代汉语中更常用“讲价”“议价”等表述。其核心含义是买卖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最终价格。

  4. 近义词与扩展
    近义词包括“讨价还价”“议价”等。反义词则为“一口价”“定价”等直接标明价格的交易方式。

总结来看,“説价”是汉语中描述价格协商的传统表达,具有明确的交易场景指向性。

别人正在浏览...

安贞百寮白蛉把门不关痛痒采莲蚕食儃儃钞写持倡吃量持正不挠冲打楚管错法刀欛短盘风浪否滞夫课贯籍故典姑妐后监慧能镬索局量刻意狼吞虎餐劣角芦柴録命沦谪緑袍毛茛明良扳谈肉香炉如饥如渴塞雁杀鸡炊黍赏家善治烧薪圣兵升廕神先説亲道热诵肄搜检泰清他家誊画条风跳绳同梦腲腇五羊城翔鸾陷落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