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硕臣的意思、硕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硕臣的解释

重臣;大臣。 唐 韩愈 《送齐暤下第序》:“ 齐生 之兄,为时名相,出藩于南,朝之硕臣,皆其旧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硕臣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多用于古代文献,指德才兼备、功勋卓著的重臣。以下从语义、典籍用例及文化内涵三方面分析:

1. 字义解析 “硕”本义为头大,引申为“大、贤能”。《尔雅·释诂》载“硕,大也”,《诗经·魏风》中“硕鼠”即用此意。“臣”指辅佐君主的官员,《说文解字》释为“事君者”。二字组合后,“硕臣”特指才德超群、地位显赫的辅政大臣(来源:《汉语大词典》)。

2. 文献例证 该词见于《诗经·鲁颂·閟宫》“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汉代郑玄笺注称“叔父谓周公,周之硕臣”。此处以“硕臣”赞颂周公辅佐周王室的功绩(来源:《毛诗正义》)。

3. 历史应用 明清时期多用于褒奖重臣,如明代《国朝献徵录》载嘉靖帝褒奖张璁“尔为硕臣,克勤厥职”,清代《四库全书》收录的奏议中亦常见“国之硕臣”的表述,强调官员的治国才能与道德典范作用(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

“硕臣”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硕臣”指重臣、大臣,特指在朝廷中地位显赫、影响力深远的官员。该词由“硕”(大、伟大)和“臣”(臣子)组合而成,字面意为“位高权重的臣子”。

二、出处与例证

最早见于唐代韩愈《送齐暤下第序》:

“齐生之兄,为时名相,出藩于南,朝之硕臣,皆其旧交。”
此处描述齐生兄长作为当朝名相,其旧交皆为朝廷重臣,凸显“硕臣”的显赫地位。

三、延伸解读

  1. 词义侧重:
    除指官职高外,部分词典(如)补充其隐含“能力高强、才华出众”的褒义,强调德才兼备的臣子。
  2. 语境用法: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文,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常见于对古代政治结构的描述或文学创作中。

四、发音与结构

五、参考资料

如需进一步查证,可参考《送齐暤下第序》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昂藏百鍊镜白色收入百足颁金悲弦称显脆响搓板大春盗穵二竖恶歆歆废弛伏怨供输公欲遘慝贯矢谷变鬼井过头话闳妙话白花肤壶芦饥慌积露为波寄书可信刳腹鵾瑟枯腴蜡绢画离城没治男才女貌难乎爲情内祠铺谋定计清客串七损八益囚奴泉货圈禁袪衣受业盛气临人世雠水面俗不可耐摊派铁崖体桐人同心叶力頽折佗心通徒师武敏巫师五位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