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缴纳赋税。 唐 杜荀鹤 《题田翁家》诗:“州县供输罢,追随鼓笛喧。”
(2).指赋税。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引无名氏《哀扇工歌》:“供输不办箠楚频,一朝赴水将谁诉!” 黄远庸 《大势》二:“此后之六个月预算需款共二万万,而部中收入,往昔尚有北数省之供输,乱后则并此无之。”
“供输”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其解释及历史用法如下:
缴纳赋税
指百姓或地方向官府上交税赋的行为。例如唐代杜荀鹤《题田翁家》诗句“州县供输罢”即描述田赋缴纳后的场景()。
赋税本身
亦可指代赋税这一实体概念。宋代文献《清波别志》提到“供输不办箠楚频”,此处“供输”即指需缴纳的税赋()。
如今“供输”更多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例如描述古代经济制度时,可指税赋体系或缴纳过程。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该词,多被“纳税”“税收”等替代。
如果需要进一步探究历史背景,可查阅《题田翁家》《清波别志》等古籍原文。
《供输》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汇,意思指供应和输送。它可以用来描述物资、能源、信息等被提供和运送的过程。
《供输》的拆分部首是“人”和“力”,其中“人”表示人类的意思,“力”表示力量的意思。这两个部首一起,构成了这个词的意思。
《供输》总共有8个笔画,具体的写法是先写“共”的部分,再写“供”的部分。
《供输》是一个中文词汇,源于古代汉字的写法。现代汉字已经简化了很多字形,所以在繁体字中,《供输》的写法与现代汉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供输》的字形与现代汉字有些许不同。具体而言,在古代汉字中,《供输》的“供”字多以“共”字作为其上部,下部则写作“工”。
1. 他们积极参与灾区的物资供输工作。
2. 这个物流公司专门负责供输食品和日用品。
3. 发电站负责输电网络的供应和输送。
根据《供输》的意思,我们可以组成以下相关词汇:
1. 供应
2. 供给
3. 供不应求
4. 输送
5. 输电
与《供输》意思相近的词汇有:
1. 提供
2. 运输
3. 提供和输送
与《供输》意思相反的词汇有:
1. 需求
2. 收取
3. 停止供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