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颁金的意思、颁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颁金的解释

战国 秦 商鞅 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于是颁布新法,令行于民。事见《史记·商君列传》。后因以“颁金”作为悬赏以取信于民的典故。《旧唐书·李密传》:“危急则勋赏悬授,克定则丝纶不行,异 商鞅 之颁金,同 项王 之刓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颁金”是源自满语的汉语音译词,本意为“诞生”“生成”,在历史文化语境中专指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的重大事件。现代汉语中该词主要应用于满族传统节庆“颁金节”的专称,具有以下三层释义:

  1. 词源考据

    “颁金”对应满语“ᠪᠠᠨᠵᡳᠨ”(banjin),直译为“生命产生”或“万物萌发”[1]。该译名由满汉双语专家于1989年民族政策座谈会上正式审定,现收录于《满汉大辞典》[2]。

  2. 历史指代

    特指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后金政权颁布《改族称诏》确立“满洲”族称的政治改革,该事件被《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五记载为“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今后止许称我国原名满洲”[3]。

  3. 节庆内涵

    当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颁金节”的法定名称,承载着满族群众纪念民族新生、传承骑射文化的精神内核。根据《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志》记载,节日期间需举行祭祖、颁金宴等传统仪典[4]。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满语词源考》

[2] 民族出版社《满汉大辞典》(2012修订版)

[3] 中华书局点校本《清实录》

[4] 中国国家地理《民族传统节日图谱》

网络扩展解释

“颁金”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场景区分:

一、历史典故中的“颁金” 源自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典故。商鞅为推行新法,在国都南门立三丈木桩,承诺将木桩移至北门者赏十金,后加至五十金。有人照做后,商鞅如数赏金以取信于民(《史记·商君列传》)。后世以此典故代指“通过悬赏建立公信力”的行为。

二、满族传统节日名称 “颁金节”是满语“颁金扎兰”的音译:

补充说明
两个含义虽同词但无直接关联:前者是汉语典故,后者是满语音译。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指向,例如涉及民族文化时多指节日,讨论历史策略时则指向商鞅典故。

别人正在浏览...

绊绊磕磕悲悴不相中不斩藏锋敛锐场化长徽僝陋陈谢尺兵出炉戳背脊次事词象大不过帝门多咱法从风步隔碍觥録事故欢归档过火和嫔皇师涧沚惊帆警训金箓龛乱溃败类义良天练花李香君满腹疑团迷忽娜婀浓腴偏好钎锢前矩起齿倾述毬头群众扰穣人千人万赛鬪石铭兽侯土洋并举纨绮子弟无施不可现成话笑唤效矉小钱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