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舜跖的意思、舜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舜跖的解释

虞舜 和 盗跖 的并称。指圣人和恶人。《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 舜 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 跖 之徒也。欲知 舜 与 跖 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宋 辛弃疾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词:“细思量,义利 舜 跖 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舜跖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合成词,由“舜”与“跖”两个历史人物名称组合而成,常用于比喻善与恶、贤与不肖的极端对立。其释义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指代

    “舜”指上古圣君虞舜,儒家推崇的仁德典范;“跖”指春秋时期的大盗盗跖(一说为柳下跖),被视为暴虐贪婪的代表。二者并称构成反义对立,象征至善与至恶的两种人格典型。

  2. 引申含义

    泛指截然相反的道德境界或行为准则。如清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云:“好逸恶劳,犹夫人之情也……为盗跖之所为而日杀不辜,为舜跖之所不为而日行一善。”此处强调行为选择的道德分野。

二、文化渊源

该词源出《庄子·盗跖》篇,通过孔子劝喻盗跖失败的故事,揭示世俗道德评判的相对性。后世儒家则强化二者的道德对立,如《孟子》以“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对比“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确立其伦理符号意义。

三、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哲学、伦理学讨论,强调道德选择的二元性。例如:“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面临舜跖之择。” 凸显抉择时的价值取向冲突。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第1528页.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986页.
  3.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辞典》,中华书局,2018年,“伦理类”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舜跖”是一个汉语词语,由历史人物“舜”和“跖”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两者的象征意义理解:

基本解释

出处与背景

源自《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孟子通过对比两人,阐明追求善(道德)与利(私欲)是区分圣贤与恶人的关键。

用法与引申

示例

建议参考《孟子》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以深入理解其哲学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傲骨白豆蔻长车崇崇灇灇翠楼对照耳风烦词肥效分猷负摙概可龟绶盍彻何自候铨黄硇砂花选咴儿咴儿悔气驾肩菅蒲鉴前毖后今隶旧窠剧疵绝裾而去夸父逐日枯冢两豆塞耳灵府磨拂辗然丕诞频繁洴涌批扺破眼崷崒鍒颖乳麋颯爾三日三夜说不了摄护麝酒释释守虚水紧输竭淑令説然崧山铁离外罗院刓琢委意香鼠鲜净仙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