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崷崪 ”。
“崷崒”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山势高峻、险要。以下为详细解析:
读音与结构
基本含义
文学与典籍用例
引申与比喻
若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详细注解,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山水诗研究文献。
《崷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一般用来描述高山峻岭和山脉的雄伟壮丽之处。它可以形容山势险峻、峰峦叠嶂的景象,常用来表达山地地形的雄奇和壮美。
《崷崒》这个词拆分开来是由“山”和“巛”两个部首组成,共有13个笔画。
《崷崒》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鹿鸣之什·祈父》一章中,其中的一句“崷崒岌岌,有籟其音”的表达了对山川景物的艺术描绘。后来,这个词开始广泛用于文学作品和口语中,成为描述山景的形容词。
《崷崒》的繁体字是「嶔嶒」。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常常会有变体。《崷崒》的古代写法有多种,如「隹巛申巛」,或者「山韭巛屮巛」等。
1. 隔着窗户,我望着远处的群山,崷崒的山峰在朝阳下显得尤为壮观。 2. 登上山顶,只见四周崷崒的山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
1. 崷崒峻岭 2. 崷崒山脉 3. 崷崒山峰
1. 峻峭 2. 雄奇 3. 雄伟
1. 平坦 2. 平缓 3. 平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