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戍守、巡逻边境的兵士。《晋书·羊祜传》:“於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餘顷,大获其利。”《梁书·王僧辩传》:“於是缘 江 戍逻,望风请服。”《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减戍逻之半,用以垦田八百餘顷。”
(2).边防驻军的城堡。《北齐书·斛律金传》:“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餘所。”《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设监牧,畜牛马,军城戍逻,万里相望。”
“戍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ù luó,其含义可从两个角度解析:
由“戍”(边防军队)和“逻”(巡逻)组合而成,本义指戍卒执行边防巡逻任务,强调军队在边境的警戒与巡查活动。
戍守巡逻的兵士
指专门负责边境守卫、巡逻的士兵。例如《晋书·羊祜传》记载“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表明这类士兵可能兼具军事与生产职能。
边防驻军的城堡
在部分文献中,也代指边防军队驻扎的据点或防御工事。如《北齐书·斛律金传》提到“置立戍逻五十余所”,即指沿边境设置的军事堡垒。
提示:若需了解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可参考《晋书》《北齐书》等文献原文。
戍逻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以指代军队在边境巡逻,也可以指代后方的警卫值勤等。下面将对戍逻的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戍逻的基本意思是指军队在边境或要害地区巡逻防守的行动。同时,它也可以泛指后方的警卫值勤等活动。
戍逻的拆分部首是戈并在左侧,笔画数为9。
戍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文献中,有许多描写戍逻的文字,说明这个概念在古代就存在并被广泛运用。
戍逻的繁体写法为「戍珞」。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戍逻在古代的写法为「戍錄」,其中的「錄」是一种古代的汉字,可以代表戍守、巡逻的意思。
1. 边境戍逻的士兵们日夜辛苦地守卫着国家的安全。
2. 军营里的戍逻任务需要值勤人员每天轮班进行。
戍卫、戍守、戍边、巡逻、警戒
巡逻、徘徊、巡视、巡查
放松、休息、睡眠、解除警戒
爱宝暗息保境息民贬降避光才方采芹人传报穿花蛱蝶楚巴樗博杜牧犯而勿校冯夷耕则问田奴鼓桡厚土曶鼎沍结浑身解数键闭焦尾枯桐角弈洁悫际会风云金粟堆倦令遽篨沮恐开基抗旍铿拊跨班历历可数灵峰利巧梅脸梦云秘经莫或南越鸟闹麻甯武子平估浅短全球荃宰瞿塘人头罗刹如愿以偿上价守宫砂思怀擡迭踏浪儿蜩螳头昏眼暗蜿蝘香扇相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