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 荆 閫 吕武忠 文德 ,平时事公谨,书缄往来,必称恩府,而自书为门下使臣。”《水浒传》第四七回:“ 李应 教请门馆先生来商议,修了一封书缄。”
“书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基本含义
“书缄”指书信,由“书”(文字、信件)和“缄”(封口、封闭)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封口的书信”。它强调书信的私密性或重要性,需通过封存传递,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
构成分析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重要或私密的信件,如宋代周密《齐东野语》中官员间“书缄往来”的记载,或元代关汉卿戏曲中“一纸书缄”化解危机的文学描写。
文献出处
该词在古籍中多次出现,例如:
现代应用
当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仿古语境中,如诗词赏析或历史文书解读。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或字形演变,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说文解字》等工具书。
《书缄》一词是指写信或写书后封存起来,寄给对方或存档的行为。它常用来形容写信时的仔细和谨慎。
根据汉字的构造,可以将《书缄》拆分成两个部首:“丨”和“缶”,分别为竖提纲和缶字盖部。拆分后的笔画总数为10画。
《书缄》来源于古代文化,最早见于《诗经·召南·谷风》:“书缄尔啬,言缄犹嚣。”意指写信之后即刻封存,言语仍然响亮。
《书缄》的繁体字为「書緘」。
古时汉字的书写形式通常较简洁,可以将《书缄》的古代写法表示为:
“缶”字部分以象形为主,取自陶制容器,象征封存;而“书”字部分则是朴素的文字符号。
1. 他用细心的文字书缄了一封信,真诚的祝福融入其中。
2. 他的回信随着星光而来,书缄之中充满思念。
3. 现代社会的快速通讯,让书缄显得有些过时。
1. 书信: 指书写的文字并封闭起来的信件。
2. 缄默: 指沉默寡言,不言自明。
3. 缄口: 指闭口不谈,守口如瓶。
1. 封存:指封闭并保存起来。
2. 封存:指固定或保留状态,如文件封存。
1. 随笔:指随意而写的文字,没有经过封存。
2. 随笔:指随机应变,没有经过事先准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