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糯米粉或其他黏性米粉搓成的球形食品,一般用清水煮食。 明 袁宏道 《岁时纪异》:“重午,以角黍、水圆、綵索、艾花、画扇相餉。”
“水圆”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指用糯米粉或其他黏性米粉搓成的球形食品,通常用清水煮熟食用。这种食物在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常作为应节食品,常与角黍(粽子)、彩索等搭配出现。
原料与形态
以糯米粉或黏性米粉为原料,手工搓揉成球形,质地软糯,口感弹滑,类似现代汤圆。
历史与文献
明代袁宏道在《岁时纪异》中记载:“重午,以角黍、水圆、綵索、艾花、画扇相餉”,说明其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物已有数百年历史。
现代解释
部分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将其归类为“传统米制点心”,强调其清水煮食的特点。
个别资料提到“水圆”可形容“事物形状圆润如水”,但此用法较罕见且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衍生或误传。
“水圆”核心含义指向一种传统球形米食,多见于历史文献和民俗记载。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岁时纪异》等古籍或地方饮食文化研究资料。
《水圆》是一个汉语词汇,它指代的是水滴形状的圆形或球状。
《水圆》的部首是 氵(三点水)+ 囗(围墙),其中“氵”是对水部的简化,“囗”是对方寸部的简化。
它的总笔画数为8。
《水圆》一词源自古代文献。在《水经注》一书中,有一句“其状如水圆”,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形状像水的圆形。后经过演变,成为了现在的词语。
在繁体字中,“水圆”保持不变,仍然是写作“水圓”。
在古代,汉字写法有所不同,有时会与现代稍有差异。但是,《水圆》这个词在古代并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是“水圆”的写法。
1. 她的眼睛像两颗水圆,非常明亮。
2. 那朵花的花瓣形状饱满,犹如水圆。
1. 水滴:形状像水珠的小滴。
2. 球状:形状像球一样的。
3. 圆形:呈现圆的形状。
1. 水球:形状像球的水滴。
2. 水珠:水滴形状的小珠子。
方形:不呈现圆形的形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