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砚的意思、水砚的详细解释
水砚的解释
亦作“ 水研 ”。指贮水的砚。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 晋 王羲之 《笔势论·创临章》:“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兵甲也,水研者城池也。”
词语分解
- 水的解释 水 ǐ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河流:汉水。湘水。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液汁:水笔。墨
- 砚的解释 砚 (硯) à 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砚台。笔砚。 旧指同学关系(因同学共笔砚):同砚。砚友。 笔画数:; 部首:石;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水砚,又称砚台、砚池,是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一,是研墨、贮墨汁的重要器具。其核心功能是为毛笔书写提供均匀细腻的墨液。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
-
基本定义与字源
- “砚”:《说文解字》释为“石滑也”,意指表面光滑的石头,后专指研磨墨块的文具。其结构为“石”字旁,表明其最初材质主要为石材。
- “水”:此处指研磨过程中需要添加的清水,是研墨的必要媒介。“水砚”一词直接点明了此器具需与水配合使用的特性。
-
核心功能与构造
- 研墨区(砚堂):砚面平坦或微凹的部分,用于放置墨块(墨锭)并加水研磨,产生墨汁。
- 贮墨区(砚池/墨海):通常位于砚堂前端或一侧的凹陷处,用于储存研磨好的墨汁,便于毛笔蘸取。
- 主要作用:通过墨锭与砚堂的摩擦,加水研磨出适宜书写的墨汁,并暂时储存于砚池中供使用。
-
材质与工艺
- 传统材质:以天然石材为主,尤以端石(广东端溪)、歙石(安徽歙县)、洮河石(甘肃洮河)、澄泥(山西绛州等地烧制陶砚)最为名贵,因其质地细腻、发墨效果好、不伤笔毫且能保湿。
- 其他材质:历史上亦有玉、瓷、瓦、陶、金属(如铜)等制成的砚台。
- 工艺价值:除实用功能外,水砚常雕刻山水、花鸟、人物、诗文等图案,集实用、鉴赏、收藏价值于一体,是重要的文玩雅器。
-
文化内涵与象征
- 文人象征:水砚是古代文人书斋必备之物,象征着学识、修养和雅致生活,常被赋予“文心”、“墨田”、“砚田”等雅称。
- 比德传统:砚石坚润、耐磨的特性,常被文人用以比喻坚贞、恒久的品德。
- 艺术载体:砚台的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审美情趣。
权威参考来源:
- 《说文解字》(汉·许慎撰):对“砚”字的本义提供了最权威的字源学解释。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说文解字》 (可查询“石部”)
- 《文房四谱·砚谱》(宋·苏易简撰):系统记载了砚的起源、种类、产地、故事等,是研究砚史的经典文献。来源:国学导航
-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权威辞书,提供“砚”及“砚台”的标准释义。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网络版或实体书。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收录“水砚”词条,详述其含义及用法。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网络版或实体书。
- 《砚史》(宋·米芾撰):详述各类砚石特性及鉴赏,具有重要史料和鉴赏价值。来源:中国古籍全录
-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提供“砚台”的现代汉语规范释义。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网络版或实体书。
网络扩展解释
“水砚”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义
“水砚”指贮水的砚台,是古代书法、绘画时用于调墨的工具。其名称由“水”和“砚”组成,其中“砚”即砚台,属文房四宝之一;而“水”则指清洗或调和墨汁所需的水分。
二、文献来源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王羲之的书法理论著作:
-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
- 《笔势论·创临章》中亦有类似表述,将水砚比作“城池”,强调其在书写中的重要地位。
三、引申含义
在成语用法中,“水砚”被用来比喻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表达对学识与修养的赞美。例如:“他自幼习字,深得水砚之妙。”
四、结构与用法
- 结构:由“水”与“砚”两个名词组合,字面指砚台中贮水,深层象征学问积累。
- 应用场景:多用于文学、艺术领域,或形容文人雅士的才情。
五、相关扩展
“砚”单独释义为磨墨的石制工具(化学式可写作 $text{CaCO}_3$ 等石材成分),而“水砚”更强调其与水墨调功能关联。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书法文化背景,可参考《笔阵图》等古籍或权威字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编队飞行变色镜朝夷暮跖刍厩德政读秒方立犯节俸满纲要高风劲节隔别更续跟马关牒红货黄寿丹糊裱回心院魂痕绛英嘉贽节撡即溜经义樛蟠峻笔魁陵老太太厉高毛烘烘马纼面木弭戢难活恁凭孽寃耆耉栖皇虬屈人面桃花神爷事务主义守淡水宿风餐说到做到说文鼠黠庶政索绹汤点贪鸷同靴隤堕推迻晚恋万丈瓦师问接鞋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