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树德的意思、树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树德的解释

[establish one's virtue] 树立美德

详细解释

施行德政;立德。 汉 刘向 《说苑·至公》:“ 孔子 闻之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唐 白居易 《养竹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参见“ 树德务滋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树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树德”指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核心包含两方面:

  1. 个人层面:追求高尚品德,如正直、仁爱、诚信等;
  2. 社会层面:践行德政,以道德准则影响他人或治理社会。

二、深层解析

  1. 词源构成:
    • “树”意为种植、建立,象征主动培育(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德”指顺应自然规律与人性本善的道德准则。
  2. 文化内涵:
    • 儒家思想的体现,如《说苑·至公》记载孔子言:“善为吏者树德”,强调为政者需以德立身;
    • 白居易《养竹记》以竹喻德:“竹本固,固以树德”,比喻道德根基的稳固性。

三、应用场景

四、近义与延伸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教育案例,可查阅《说苑》《养竹记》或树德中学校史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树德》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树德》这个词是由“树”和“德”两个汉字组成的,意思是培养和倡导良好的道德品质。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树(木+对)部首是木,总计五画。

德(彳+心)部首是彳,总计六画。

来源

《树德》最早出自《诗经·国风·北山》:“皇雍维舟,树德以求佑。”意思是为了寻求神明的保佑,我们要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繁体

《树德》繁体的写法为「樹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多有变化,“树德”也不例外。具体写法可能因时代和作者而异,但总体来说,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的略有差异。

例句

1. 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应当树德立功。

2. 这位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以树德育人。

组词

1. 树立(shù lì):建立、形成。

2. 德育(dé yù):道德教育,指对学生进行德性、良知等方面的教育。

近义词

培德、立德、养德、树品

反义词

破德、败德、弃德、失德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