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枯鱼之肆 ”。
“枯肆”为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合成词,其释义需结合单字训诂与古籍用例综合解析。《汉语大词典》中“枯”字本义为“草木失去水分或生机”,如《礼记·月令》载“草木蚤枯”;“肆”则包含“市集贸易场所”“放纵”等多重含义,如《周礼·地官》记“陈其货贿,出其度量淳制,祭器以肆”。二字连用时,通常存在以下两种释义脉络:
一、字面组合义:特指衰败萧条的商业场所,常见于明清小说中借景抒情的描写。例如《醒世恒言》第三卷所述“见枯肆门前冷落鞍马稀”,此处以草木枯萎隐喻市集凋敝之态。
二、典故引申义:源自《庄子·外物》中“涸辙之鲋”典故的衍生表述。庄周所述“枯鱼之肆”本指干鱼店铺,后经文人化用为“枯肆”,比喻陷入绝境而不得救助的状态。宋代《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六引此典时,已出现“若待西江之水,则涸鲋早入枯肆”的变体用法。
该词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中被标注为历史词语,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古典文学研究或特定修辞语境中。建议读者在《汉典》等专业辞书平台查阅单字源流,或参考中华书局版《庄子集释》了解典故原貌。
“枯肆”是“枯鱼之肆”的简称,出自《庄子·外物》的典故,字面意为“干鱼店”,比喻处于困境或无法挽回的局面。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面含义
“枯”指干枯、失去水分,“肆”指店铺,组合后字面可理解为“干鱼店”。
典故出处
源自《庄子·外物》中“涸辙之鲋”的故事:庄子用“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讽刺监河侯见死不救,比喻急需帮助时若拖延,最终只能陷入绝境。
引申意义
成语多用于形容事物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境地,或强调及时行动的重要性。例如:“若拖延改革,经济恐陷枯肆之危”。
常见误用辨析
有低权威来源(如)误将其解释为“言辞枯燥”,但根据权威词典和典籍,“枯肆”并无此意,需注意区分。
建议结合《庄子》原文及权威词典(如汉典)进一步理解该词的语境和用法。
安打拔树寻根搊弹词船长寸田错守打春大花脸单微盗采电荷守恒定律斗府短不了方差费词分片富室子感或高崇宫髻勾追孤稳海南岛好畤侯熇暑厚此薄彼驩悰简才饯行睑炎狡计解颐击征军命开机愧心理曹掾历荚南交脑气筋纳头平收仆仆鹊豆宂职三医煽构沙羽恃才矜己食无求饱谈访堂兄弟挺冠王弓渭滨文栋无缝天衣无虑无忧享味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