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第宅。《汉书·高帝纪下》:“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赐大第室。吏二千石,徙之 长安 ,受小第室。” 晋 陆云 《谏吴王起西园第宜遵节俭启》:“伏见西园大营第室,虽未审节度丰俭之制,然用工甚严,窃惧事不得济,愚臣管见,輒敢瞽言。”《新唐书·赵憬传》:“ 憬 性清约,位台宰,而第室童获犹儒先生家也。”
“第室”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第室”指代高级官员或贵族的住宅,即“第宅”。其中:
古代宅院结构为“前堂后室”,即前部为公共空间(堂),后部为私人居所(室)。因此“第室”更强调整体宅院的规模与私密性,而非单一房间。
该词常隐含社会地位象征,如《新唐书》提到宰相赵憬“第室童获犹儒先生家”,以宅院简朴反衬其清廉品格。
提示: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历史案例,可参考《汉书》《新唐书》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权威汉语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第室(dì shì)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第(dì)和室(shì)。
第(dì)是一个多音字,常见的意思有序数词“第一”,类似于英语中的“first”。室(shì)表示“房间”,指具体的建筑物内部用于居住或从事特定活动的空间。
拆分部首和笔画:第的部首是竖,笔画数为二;室的部首是宀,笔画数为宀。
来源:第室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用来描述某一顺序或顺位下的房间。
繁体:繁体字中的“第室”保持不变,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第室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含了现代所用的部首和笔画。
例句:他住在自己的第五室。
组词:第三室、第四室、第六室。
近义词:房间、居室。
反义词:院子、户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