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常道的意思、常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常道的解释

(1).一定的法则、规律;常有的现象。《荀子·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晋书·夏侯湛传》:“政有常道,法有恒训。”《魏书·食货志》:“有无通则6*民财不匱,劳逸均则人乐其业。此自古之常道也。” 宋 曾巩 《兜率院记》:“古者为治有常道,生民有常业。”《元史·刘秉忠传》:“国灭史存,古之常道。”

(2).通常的方法。《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北史·恩幸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乃苟进之常道也。”

(3).原来的轨道。《后汉书·襄楷传》:“臣窃见去岁五月,荧惑入太微,犯帝坐,出端门,不轨常道。”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常道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常道”是汉语中具有哲学与伦理学双重内涵的复合词。《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恒常的规律”与“普通的法则”,其核心意义包含以下三方面:

  1. 自然规律层面

    指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如《周易·系辞》中“一阴一阳之谓道”所强调的万物生灭规律。古人认为日月更迭、四季轮转皆属“天道之常”,这种理解与《说文解字》中“道,所行道也”的路径隐喻相呼应。

  2. 社会伦理层面

    儒家典籍赋予其道德规范含义,《孟子·离娄上》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的人伦纲常,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将其注解为“经也,万世不易之常道”,强调社会秩序稳定性。

  3. 方法论层面

    《韩非子·忠孝》指出“常道曰:明君贵独道之容”,此处指代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现代《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补充说明其可引申为“常规操作方式”,如“治学当循常道”。

网络扩展解释

“常道”一词的含义可从多个维度解析,结合古籍、哲学及日常用法,具体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法则与规律
    指自然界或社会中恒定的法则,如《荀子·天论》提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强调天地运行的规律性。
    古籍中多用于描述政治、伦理的恒定准则,如《晋书》称“政有常道,法有恒训”。

  2. 通常的方法或原则
    指人们习以为常的处事方式,如《史记》中“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强调顺应时势的智慧。

  3. 原初的轨道或状态
    如《后汉书》提及星辰“不轨常道”,指偏离原本运行轨迹。


二、哲学层面的延伸(以《道德经》为核心)

  1. “常道”与“非常道”的辩证关系
    《道德经》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中,“常道”原为“恒道”,因避汉文帝讳改字。其核心指永恒不变、不可言说的终极真理,即“绝对宇宙”的抽象存在。
    老子认为“常道”无形无相,随具体情境演变,故“非常道”才是现实中的实践之道。

  2. 虚无与变化的特性
    常道虽为万物本源,但本身是虚无的,需通过动态的“非常道”体现,如四季更替、社会变迁等具体现象。


三、应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探讨哲学内涵,可参考《道德经》注解或汉代避讳文化。

别人正在浏览...

翺翺拔份百鸡问题白马王子襃襮儤直不宁不耐长乐馆车祸晨钟暮鼓澹虑道台跌脚捶胸嘀里嘟噜独角根原拱璧观占故侯过望孤寝古事黄钟大吕检雠柬帖阶篁揭箧探囊激奬口辞跨涉括结累封练真陆弟怦然心动遣虱起烦磬欬清水衙门綦绣阙蠹扫雷舰山户神公生缘申诉身亡射叶失拖收场赎过四时八节苏秦塔林堂上官讨贱踏行提福同等瓮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