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母德的意思、母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母德的解释

人母的德性。《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薄太后 母德慈仁, 孝文皇帝 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母德”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基本解释

母德(拼音:mǔ dé)指“人母的德性”,即母亲应具备的品德和德行。这一概念强调母亲在家庭和社会中承担的教育责任与道德示范作用。

历史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其中提到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因“母德慈仁”,使子孙后代得以延续福泽。这一记载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中对母亲品德的重视。

现代理解

  1. 核心内涵:包括慈爱、仁厚、克己奉献等品质,与“父德”共同构成传统家庭伦理观。
  2. 文化延伸:部分语境中可泛指女性长辈的德行,如姑母、舅母等。

例句参考

《查字典》网页中曾用“父之美德,儿之遗产”类比母德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文献或现代应用案例,可参考汉典或《后汉书》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母德

母德是指母亲所具备的美德和品质,是对母亲的敬爱和崇高评价。它包含对母亲的孝心、爱心、包容、慈爱等方面的赞美,是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激。

部首和笔画

母德的部首是“毋”,笔画为8画。部首“毋”表示不、母德表示对母亲美德的赞扬,由此组合形成母德一词。

来源与繁体

母德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时候,母德的写法是“母德”或“妘德”。繁体字写法一般为「母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母德的写法是“母德”或“妘德”。这两种写法都表达了对母亲美德的敬意和崇高赞美。

例句

1. 她继承了母德,对孩子关怀备至。

2. 她的高尚母德为人所称赞。

组词

母慈子孝、母爱、母语、母亲、母性、母女、母狗。

近义词

母爱、母道、母性、母亲之德。

反义词

子不敬、子过母不祥。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